放大圖片
■謝冬榆指很喜歡香港的讀書環境,認為大學鼓勵批評性思考,亦注重學生創意。 嶺大供圖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歐陽文倩)如同其他院校,嶺南大學亦於1999年起錄取內地學生,截至現時為止,該校先後共招收約1,230多名內地學生修讀嶺大的本科生、研究生和交流生課程。雖然嶺大一向採用擇優錄取的收生政策評核各入學申請,但該校表示,如果學生在體育、音樂和社會服務等方面有突出表現,其入學申請可獲特別考慮。
該校回覆本報查詢時表示,嶺大於錄取內地生方面,文理兼收,不設省市限額。由於該校提倡博雅教育和全人發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音樂和社會服務等課外活動,所以在這些方面有突出表現者,其入學申請可獲特別考慮。
學生「蝦碌」 填錯學系
不過,往年該校收生亦曾見過學生的「蝦碌」狀況。嶺大指,曾有申請人報讀嶺大經濟學系,但填錯了學院,由於嶺大經濟學系隸屬社會科學院,申請人如有興趣選修經濟學,應於申請入學時選擇社會科學(榮譽)學士課程。此外,嶺大亦作出溫馨提示,指該校實行大類收生,學生獲文學院、商學院及社會科學院錄取後,才會被安排入讀相應的主修課程,主修、學科組別或跨學科組別。
喜港公平 憑己闖新天
於嶺大修讀中文系二年級生謝冬榆表示,很喜歡香港的讀書環境,認為大學鼓勵批評性思考,亦着重學生創意。她又指,雖然內地生在香港的生活水平未必有內地好,但香港的社會更公平,亦是靠努力就可闖出一片天的地方。原本是廣州人的她,由於小時候常常看香港的電視劇集,所以對香港文化亦很了解,很快就融入本地校園生活。
對於有意來港升學的內地生,謝冬榆亦提供3項貼士,包括做好心理準備,以適應香港忙碌且節奏快的生活;另外亦要改變自己的學習習慣,不能再靠中學背書那套過關;不要捲入物質的漩渦,亦不要因急於將自己與港人「同化」,而放棄了自己的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