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小時候接觸古代漢語時,便讀出了趣味,因為筆者從古典詩詞發現古漢語與粵語的驚人契合。例如讀《詩經.國風》的〈芣I〉,全詩僅48個漢字,得3章,每章4句,皆為兩組對句。詩人用典型的複沓節奏,由每句「采采芣I,薄言___之」的6組結構相同的複句構成。
《詩經》一「捋」 實為粵語
「采采」 這疊詞充分反映採摘者沿途興奮地呼朋喚友的生動場面。「薄言」是發語詞。「之」是代詞,指所採摘的一種藥用草本植物(俗稱車前子),它生長在路邊沙土上,在夏天開淡綠的花,果實細細密密地攥在垂穗上,平時毫不起眼,卻十分有價值,詩人用了6個不同的動詞來填入主句式___空格,構成6句,表達豐收時的雀躍,順序是:采[採]、有、掇、捋、袺和襭,從而產生遞進層次,由概括到細緻,由採摘到擁有。「掇」形容把掉落路邊的拾取入懷;「捋」(音劣)就是兩隻手指順茷姦J夾蚢鄋K,把一粒一粒的果子捋取出來。最後「拮」和「擷」分別是把果子載在襟前和腰帶收聚。「捋」一詞,跟廣東話「捋高衫袖」的「捋」其實是同一字。前人說讀詩多識鳥獸草木之名,今人讀詩大抵也可助認識粵方言詞正字。
唐詩「鶻突」 等同「核突」
又讀唐朝孟郊的〈邊城吟〉,發現「鶻突」一詞,剎是奇趣:
西城近日天,俗稟氣候偏。行子獨自渴,主人仍賣泉。
燒烽碧雲外,牧馬青坡巔。何處鶻突夢?歸思寄仰眠。
這首是邊塞詩,寫遊子思鄉之情,以塞外風光烘托行客心情。遠望西城外如在目前的天色,感知北方大漠氣候;有人在賣泉水,離鄉別井的行客反而倍感乾渴。眺望青山白雲,近看綠坡上的馬匹,念及城外烽火。最後兩句由實景轉為抒情,表達因思鄉惟有寄夢的無奈。「鶻突」一詞是糊塗的一音之轉,有迷糊或混亂之意。做夢時才會迷糊中不清楚自己身在何處,這裡暗示詩人惟有仰賴晚間夢見歸家來寄托鄉愁,正如李煜〈浪淘沙令〉詞中「夢裡不是身是客」一樣。香港人書寫的口語「核突」,本為「鶻突」這詞,只是詞義在中古與現代有所變異,很多人以為查無此字,用其他字代替,無非是語言演變過程所發生的美麗錯誤。■港大附屬學院高級講師 吳美筠博士
隔星期三見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