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4年7月8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財經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瑞士嘉盛銀行:歐元區投資組合可保不失


香港文匯報訊 瑞士嘉盛銀行分析員在最新一期《環球展望》中預期,儘管歐元區投資組合回報未達上半年的水平,但本年下半年的投資組合仍維持輕微正回報。這主要根據銀行的研究分析,投資組合投資於債券,可帶來正收益率。在本年底前,股票估值上升空間有限。但倘若環球增長率如預期般持續加快,股票價格最少會短期內上升。

盈利增長成股價主要推動力

該行私人客戶投資總監Philipp E. Bartschi指出,盈利增長可能取代估值上升,成為未來短期內股價的主要推動力。股票市場仍會上升。最大的機遇出現在日本及新興市場國家中。該行首席經濟師 Karsten Junius亦指,過低通脹妨礙結構性轉變,帶來更大壓力,以致增加家庭及公司貸款。歐元區最具競爭力的國家須維持比現時顯著的高通脹,才可達到歐洲中央銀行的通脹目標。有需要進行進一步的結構性改革,以加強歐盟的增長潛力。歐元區缺乏政治認受性的問題,這風險現時比金融市場風險來得更嚴重。

在歐元區債務危機開始時,市場主要憂慮通脹,現已轉為憂慮通縮。過低通脹率阻礙歐元區進行必要的結構性改革。因此,歐洲中央銀行隨後推行極度寬鬆貨幣政策,具有合理理據。即使如此,相對穩健勞工市場的國家,工資明顯上升,亦推動此調整過程,除去通縮威脅。然而,為達到歐洲中央銀行通脹目標,有需要在德國、奧地利及荷蘭實行逾 3%的通脹目標。

在金融危機後,巴塞爾 III 及銀行業公會已扮演重要角色。尤其是,引入更嚴格的監管規定、更多能夠承受虧損風險的緩衝工具,以及優先債務符合紓困計劃的資格,令銀行體系變得更具彈性。然而,對銀行投資者來說,因風險及機會同時提高,這意味市場變得更棘手及難以估計。

多個行業具備收購合併潛力

現金結餘高企、商業信心上升及估值未算太高,這顯示企業收購合併市場的良好條件,尤其對歐洲而言。消費者行業、工業、金融業及能源業有收購合併潛力。私人客戶股票研究部已挑選 30 間公司,該等公司準備從收購合併潮中得益。

全球對二氧化碳排放推行更嚴格規管以及更高的安全標準,有鑑於此,更小型、更具效能的馬達,及減少排氣措施及積極的駕駛者協助系統,將在汽車業的未來發展扮演重要角色。這為歐洲汽車業帶來極大商機。

相關新聞
手機月費恐掀加價潮 (圖)
csl.及其他品牌、公司月費比較 (圖)
本港三大電訊商市佔率 (圖)
今同步推紅米Note 零機價月費138
業界反應:中移動:留意市場發展 (圖)
議員:消費者議價能力降 (圖)
股價展望:電訊股短期回吐壓力增 (圖)
辣招年半 樓價指數新高「贈慶」 (圖)
陳德霖:美量寬延長樓市升勢 (圖)
地產股大摩搶唱好 里昂叫離場
逸瓏灣挑戰新界新樓王 (圖)
康怡呎價破萬五新高 (圖)
中小盤缺貨 半年料升3% (圖)
大行唱好 港交所搶升3% (圖)
瑞信料港股今季追落後 (圖)
北京城建暗盤升7.63% 迪信通冇肉食 (圖)
康健國際1550萬入股貴州產業基金 (圖)
香山昌盛擬後年港上市
安賢園料今年毛利率回復正常 (圖)
中國手遊文化看好明年盈利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財經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