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馮宇琪(右)認為普遍市民擁有良好的個人及環境衛生知識,但實行上有待改進。葉佩妍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葉佩妍)保持個人及環境衛生能減少傳播疾病。衛生署昨公布本港市民對個人及環境衛生的知識、態度及行為,發現他們於預防蚊叮蟲咬及手部衛生方面,均擁有良好的認識,但於實行上仍有待改善。
衛生署於今年1月至2月間,以電話訪問2,001名12歲或以上人士,當中有85%受訪者不同意調查中有關蚊叮蟲咬帶來禍害並不嚴重,「被蚊叮蟲咬只是平常事,毋須採取任何預防措施」的句子。
僅46%人戶外活動搽驅蚊劑
衛生署助理署長(健康促進)馮宇琪表示,大部分市民均知道蚊子會傳播登革熱及日本腦炎,他們亦懂得主要預防蚊叮蟲咬的方法。她續指,調查結果顯示過去3個月內有67%受訪者於本地進行戶外活動時,會穿寬鬆及淺色的長袖衫褲,但只有46%市民會於外露的皮膚搽上驅蚊劑。
除了蚊子外,リ拺諝蝐`見於植物茂密的地方,也會在寵物於戶外散步時跳上牠們身上。馮宇琪指,リ拺賰|傳播叢林斑疹傷寒及斑疹熱,故寵物主應定期替寵物除蟲。然而,在有飼養寵物的481名受訪者中,只有55%人會為寵物定期除蟲,當中長者、居住於公共屋h及每月家庭收入於1萬元或以下的人士較少會為寵物定期除蟲。
在手部衛生方面,逾80%受訪者能正確指出何時需要洗手,以及超過90%市民同意注意手部衛生能預防傳染病。但馮宇琪稱,雖然他們明白洗手的重要性,卻仍有6%受訪者如廁後只間中洗手甚至無洗手,當中又以男性及單身人士的表現較差。
另外,與2005年的報告相比,於咳嗽或打噴嚏後有洗手及接觸公共物件後有洗手的百分比分別上升7%及13%,但處理完垃圾後有洗手及於咳嗽或打噴嚏時有用手或紙巾掩住口和鼻的百分比,則分別下跌5%及7%。馮宇琪建議市民應採取適當的防蚊措施,亦要多注意手部衛生,「見不到手部有污垢,不等於沒有細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