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實習記者 蔡雨詩)不少人聽見室外空氣污染指數偏高,以為躲在家中便最安全,但有調查指出,2012年全球便有430萬宗個案死於家用空氣污染(HAP)。據報告顯示,東南亞及西太平洋發展中國家的空氣污染情況最嚴峻,當中近60萬死亡個案發生於非洲。
專家倡減家用燃料排放
專家警告,有關議題屬全球性,並非只局限於發展中國家,建議透過可持續及公平採用乾淨燃料與已改良的爐頭,減少家用燃料排放,以減低環境及健康風險。
三年一度舉行的「國際室內空氣品質與氣候學術會議」屬國際室內空氣品質學會(ISIAQ)的官方系列會議,主要研究及推動室內環境和健康的科學技術發展,本月7日至12日於港大舉行,收納來自50個國家及地區近1,000篇論文,並邀請各國頂尖科學家圍繞室內空氣領域演講。主題包括室內空氣科學的歷史和未來、發展中國家的室內空氣品質、農村地區、建築通風及其他邊緣學科例如城市規劃、城市氣候、綠色建築以及建築學。
28億人只能柴火煮食
昨日主題為室內排放的化學微粒狀物質,專家指空氣污染的成因主要為細懸浮粒子(PM2.5)、臭氧、吸煙(包括二手煙)及家用空氣污染,而家用空氣污染多來自固體燃料的排放。
世衛2012年的調查顯示,全球有430萬宗個案死因歸於家用空氣污染。其中一名講者Morawska指出,全球仍有30億人使用固體燃料煮食及取暖,28億人更只能以開放式的柴火煮食,結果排放更多影響人體的空中粒子。Morawska警告,有關議題屬全球性,建議採用乾淨燃料與已改良的爐頭,減低環境及健康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