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中國高速在前瞻性研究中取得了重大成果,將使中國在高速鐵路領域擁有更大的國際話語權。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 「德國之聲中文網」撰文讚賞中國的鐵路技術改革。「如果說中國以前的形象是生產低技術含量、勞動密集型產品大國,如今,它已經走在成為高科技產品輸出國的道路上。」
中國十幾年前開始決定修建貫穿全國大江南北的高速鐵路線時,它並沒有本土的生產基地來完成這一龐大的項目。當時,中國必須從國外的生產商那裡進口高速列車。當時間的步伐邁入2014年的時候,中國鐵路產品製造商已經掌握了製造列車的技術,並積極在海外市場尋求銷售產品的機會,和行內老牌公司共同競爭。
中國目前擁有超過11000公里高鐵專用鐵路線,彰顯了中國政府通過向大型基礎設施項目分配資源,推動經濟發展的決心。
擺脫抄襲的指控
中國原本是從境外生產商手裡購買列車及相關設備,後來,中國的工程人員重新設計了相關機械,自行製造出了能夠達到350至400公里時速的高速列車。這對於想從中國高速列車發展中獲利的西門子或阿爾斯通來說,無疑是非常頭疼的問題。在有人指責中國抄襲國外技術的同時,中國把自己走過的路稱為:「引進、消化、吸收和再創新」。
此外,中國大範圍擴建高速鐵路網的做法,也降低了本國生產商的成本,也使得他們在面對來自德國或法國的廠商時更具競爭力。歐盟安全研究所(EUISS)的亞洲問題專家卡薩利尼(Nicola Casarini)表示:「歐洲在面對面和中國競爭的過程中,正不斷失去競爭優勢,有越來越多的中國產品正在直接和歐洲產品競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