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芳
澳洲政府早前表示,考慮擴大對華農產品出口種類,有袋鼠肉加工商打算年底「進軍」港人餐桌,引入不同種類的袋鼠肉產品,包括質感鮮美的灰袋鼠肉,以及與牛肉質感相近的紅袋鼠肉等。
對於袋鼠肉,香港人是陌生的。聽食家說,袋鼠肉質感近似牛肉與鷄肉之間,味道沒牛肉的濃,但脂肪低,膽固醇低,是健康肉食。
我從未吃過袋鼠肉,因為心理有障礙。「鼠鼠」聲,有點毛骨聳然,當然此鼠不同彼「鼠」。除此之外,袋鼠保育袋袋有雛兒,很有母性象徵;袋鼠打起架來,又好像人類「打拳」的架勢,更不忍食之。
澳洲朋友說,在澳洲袋鼠肉不入流,主要是澳洲靚肉太多,還輪不到袋鼠肉上枱。傳統上澳洲人以食牛扒為主,全世界最靚的牛肉,前三位應是美國、加拿大和澳洲。
澳洲人也愛吃羊架,其品質是世界第一。香港人愛吃的紐西蘭羊架,價錢只及澳洲羊架的六分之一,可見澳洲羊架身價不凡。
再其次,澳洲又有澳洲和牛,其種取自日本和牛,因氣候和飼養的方式不同,澳洲和牛的味道,也有六成近似日本和牛。日本和牛精工飼養,替牛按摩、讓其聽音樂、甚至讓其飲啤酒,花款多多,所以肉質鬆化,世界知名。
澳洲選擇吃肉類,還有鹿肉,因為澳洲出鹿茸,取其角後,肉也要做菜,鹿肉比袋鼠肉鮮味一些。澳洲還有駝鳥,年前澳洲也有駝鳥肉推銷到港,標榜健康肉,但成績一般。
說回袋鼠肉,袋鼠在澳洲只是N等公民,因為太多,需要尋求外銷。大袋鼠只有澳洲才有,被澳洲視為他們國家的象徵。在澳洲的國徽、貨幣圖案、組織團體、房地產網、飛機都是用大袋鼠作為標誌。
澳洲把國家象徵外銷,食其肉,剝其皮,物盡其用,為求經濟效益。澳洲有名的手信是袋鼠皮,整隻大袋鼠剝皮掛牆做裝飾,也有做地毯。去澳洲多次,從來不敢買這樣的手信,最多是澳洲羊脂臉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