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子珍
反對派以爭取「國際標準」為名進行綑綁,就是表示不接受按照基本法規定的提名委員會提名行政長官候選人,要與基本法對着幹。反對派的立場是凡符合基本法的政改方案都要反對,若果按照這個立場,他們一定會在立法會否決政改。問題在於,這種做法違背了大多數民意,他們將來一定會損失大量選票,付出巨大代價。在會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兼基本法委員會主任李飛前夕,反對派26名議員昨日簽署所謂承諾書,表示政改方案如果不符合國際標準,會一起在立法會否決方案。這種做法,是企圖對中央進行訛詐,絕對不可能成功。
有反對派人士直言,聯署客觀效果是要綑綁溫和派,令他們日後不會轉軚支持政府。工黨主席李卓人也揚言,今次聯署是由民間團體先提出,認為應讓市民清楚知道反對派明確立場,亦希望綁綑所有反對派不會接受「袋住先」。被問到是否要綑綁民主黨,李卓人強調一直對民主黨有信心, 「他們已講明不符『國際標準』便會『佔中』,點會唔否決?」
普選沒有所謂「國際標準」
「不符國際標準」其實是非常虛無飄渺的所謂原則。反對派他們最早說「公民提名」就是「國際標準」,又說不一定要堅持「公民提名」。原來「國際標準」分分鐘可以改變,究竟「國際標準」是甚麼?反對派也說不上來。這種武器,其實是放空炮,嚇唬不了中央政府。
全世界不同的政體,不同法律地位的選舉,都對提名作出不同的限制。美國實行兩黨制,所以,提名就由民主黨和共和黨各自進行,兩黨會有初選制度,對候選人進行篩選。進行篩選的尺度是甚麼?每一屆總統選舉的話題都不相同,尺度不會寫在規章制度裏面。但是,美國總統就任的時候,一定會宣誓:「我,謹此莊嚴宣誓:我會支持及捍衛美國憲法,對抗任何外國及本地敵人;我會真誠效忠美國憲法;我自願接受這個職責......」。初選中,如果候選人曾經有過當逃兵的記錄,或者逃避服兵役,這就是違反了愛國者的品格,一定在初選中被淘汰掉。但是,美國總統的選舉法,沒有寫出必須愛國的標準,尺度在有份參與初選投票的人士心中,因為愛國的標準是和總統的誓言密切連繫着,成為了「不成文法」。
英國由執政黨的議員提名首相,連反對黨的議員也沒有資格參與提名,老百姓就更不在話下。英國法官的誓詞是:「我,謹向全能上帝宣誓:本人必依法竭誠向女皇伊利沙白二世陛下及其繼位人效忠」。所以,如果有任何一個議員,曾經有背叛英國國家利益和主權的言論,一早就被淘汰了。
反對派強調行政長官普選要符合「國際標準」,其實也是在自打嘴巴。因為,最明顯的「國際標準」,就是行政長官要「堅決捍衛自己國家的主權、安全、領土完整和經濟發展利益」。但是,反對派偏偏反對行政長官必須愛國,反對捍衛自己國家的主權、安全、領土完整和經濟利益。如果中央提出這個「國際標準」,反對派立即啞口無言。
反對派另一方面卻無中生有,在選舉提名方式上,捏造出所謂「國際標準」。實際上,反對派至今沒法具體舉出有哪些國家,行政首長的提名辦法是完全相同的。更不用說:香港根本不是一個國家,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政府轄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怎麼能夠把其他國家的標準套上香港?
反對派見中央官員為何出現反覆
對於反對派議員這次願意與李飛會面,市民不禁會問,為什麼反對派從4月開始,一直都不願意和中聯辦主任張曉明進行對話,說什麼不方便進入中聯辦;說什麼中央發表了白皮書,時機變得不適合;到了今天,為什麼反對派突然又要與中央官員會面?
原因非常簡單,形勢比人強。反對派過去四個月雖然想製造出所謂民意籌碼,但「佔中公投」被人踢爆造假。黎智英的「黑金風暴」,更暴露其一直利用「黑金」控制反對派和「佔中」,為外國勢力服務。與此同時,反對「佔中」,要求依法普選的民意通過大簽名和大遊行像火山一樣爆發出來,形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令反對派開始要考慮「扼殺了香港普選」,他們怎樣面對2015年和2016年選舉票源大量流失的災難。
溫和派須擺脫激進派綑綁
必須指出的是,根據2005年政改方案被否決以及2010年政改方案通過的經驗,每當反對派綑綁起來,政改破局的風險將會大增。相反,只要溫和派能夠在激進派的綑綁中擺脫出來,回歸基本法的規定,以廣大市民的利益和意願作依歸,政改便可望再度前進。這次激進派再次使出綑綁計,意圖將溫和派再次綁架,目的不過是將政改方案否決,令本港社會繼續在政制議題上內耗,讓他們有發展壯大的土壤。而溫和派最終也將成為否決政改的「民主罪人」,在之後的選舉中被「票債票償」。對溫和派來說,為了自身發展以至政改的出路,都必須擺脫激進派的綑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