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陳廣盛、實習記者 李慧妍)學者對於周永新團隊的報告意見不一,有學者支持建議,認為增加「老年金」能令老有所依;亦有學者指「老年金」會對政府的財政帶來嚴重負擔,認為推行退保必須從多方面審慎考慮,一旦開始後便難以回頭。
倡設政府「包底」種子基金
樹仁大學經融系副系主任袁偉基昨日表示,增加「老年金」可以改善香港的退休保障觀念,由「三條支柱」即無須供款的社會保障制度、強積金和個人自願儲蓄,增加基本退休金計劃至「四條支柱」,社會更能做到老有所依。被問及「錢從何來?」袁偉基建議當局可以設立一個由政府「包底」的種子基金。「僱主同僱員供強積金之後,再供一定百分比到種子基金,基金由政府『包底』,保證回報。」
不過,城大經濟及金融系副教授李鉅威昨日則批評,「老年金」建議65歲以上長者毋須審查,每月獲得3,000元,會對政府的財政帶來嚴重負擔,這將是「無底深淵」,甚至有可能出現債務危機。因為隨人口老化加劇,平均壽命延長,政府財政及僱主供款的負擔將大大增加,他擔心當局或要以增加稅額來作為注資資金的來源。
推行退保需審慎考慮
樹仁大學經濟及金融系助理教授楊偉文昨日亦認為推行退保必須從多方面審慎考慮,一旦開始便難以回頭。他指,從外國經驗顯示,2008年金融海嘯後,多個國家的退保制度因政府財政危機而出現困難,加上人口老化速度加快,致多國政府想法「填氹」甚至中止制度。
楊偉文認為,香港未成熟足以推行退保,建議有能力者應自行為退休投資,政府只需重點幫助有需要的人,如放寬資產審查門檻,令更多人受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