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參觀者駐足觀賞粵劇藏品。劉國權 攝
鄒興華在香港大學修讀地理與藝術相關課程,畢業後於1985年加入公務員團隊,在古物古蹟辦事處考古部任職,主要負責考古工作。兩年後,鄒興華獲保送往英國倫敦大學修讀考古學碩士課程一年,回港後先後任職於歷史博物館及古蹟辦,至2006年轉職至現時的文化博物館,主導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他笑言,當年修讀藝術系會被人揶揄「等乞米」:「如今不用乞米之餘,又可以一直按自己的興趣發展。」
領軍進行港第二次遺跡普查
鄒興華回憶當初加入公務員團隊時,主要跟前輩進行考古工作。及至任職歷史博物館,他曾負責舉辦不少出土文物展。談到公務員生涯的經歷,他提到第二次任職於古蹟辦的重任。上世紀90年代,香港有許多考古工程,1995年更有全港首次考古遺跡普查,但因為資料不足,他率領的考古工程部,須於1996年至1998年,進行全港第二次普查。
內地英國參與 團隊終立功
他說:「當時我們把香港分為11大區,更邀請內地6隊考古隊以及英國考古隊參與。當時,香港集結了逾百名考古學專家一起工作。」他表示,團隊在后海灣、流浮山、上白泥、下白泥一帶,發掘了不少重要的史前遺跡。1997年,團隊在馬灣東灣仔遺址花了數個月時間,發掘出佔地近2,000平方米的沙堤遺址。
保護「非遺」組壯大 組員漸增
鄒興華指,沙堤遺址上,發現20座4000年前的墓葬區,起出多塊人骨,為研究新石器時代提供許多新資料,更在當年全國合共逾500項考古工作當中,列為「1997年全中國十大考古發現」。及至當局於2006年初成立「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組」時,由原來只得鄒興華一位組員,漸漸發展至目前由3人負責,今年更新增了5個非公務員合約職位。
鄒興華表示,求學時期已經對考古及藝術有興趣,慶幸一直以來的工作都與興趣有關。他又指出,中文大學藝術系屬於術科,他就讀的港大藝術系卻主要修讀藝術史,笑言:「當時有人認為,修讀藝術史的人會乞米,但至少我是例外。」
過去30年來,他一直穿梭於物質性與非物質性文化遺產,自有個人的深刻體會:「祠堂、空的宮殿是無意義的,背後的人與事,以及如何使用的非物質文化傳統,才更值得研究。」他隨便一數,便指出祠堂的功能有互相拜年、正月十五點燈、結婚生育設喜宴、春秋二祭等,用以維繫家族感情。 ■記者 聶曉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