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馬靜 北京報道)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香港政改決定公布之後,觸動香港反對派人士的神經,宣稱「佔中」、示威遊行,對政改進程不斷攪局。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副所長莫紀宏昨日在接受本報訪問時指出,當前香港最關鍵的是要防範外部勢力利用反對派「佔中」和極端行為搞亂香港,要依法採取有效措施及時應對。
莫紀宏昨日在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出台後,香港反對派遊行是預料之中的,這是反對派處心積慮的謀劃,與全國人大常委會發布決定其實沒有必然聯繫。「實際上,決定不管怎樣規定,反對派都要遊行。因為反對派已經認定了與中央對抗這條路。反對派這樣做是為了追求自身的政治目的和利益,試圖給不明真相的香港居民樹立『為民請命』的『英雄形象』。對於反對派這種政治企圖,必須有效地動員各方面的力量,特別是媒體的力量來加以揭露。」
被問及香港政改即將進行的「第三步」,外界有許多悲觀之聲,如何確保「第三步」順利通過。莫紀宏分析,「第三步」確實有很多工作要做,特別是提名「三原則」在具體選舉程序上如何實現,需要加以研究。「例如,如何達到全體委員過半數同意的目標,如果不過半數,是舉行幾輪投票或者是其他方法,這些都需要認真加以研究。」
決定無年份 往後也適用
此次人大常委會出台決定中並未明確提到「2017」,有香港媒體猜測此舉或意味着今後特首選舉都將按照此決定。莫紀宏表示,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沒有明確2017年,說明通過普選方式產生行政長官是一項長期性政策,不是應付之舉。
他續說,值得注意的是,從2017年起在法律上可以通過普選產生行政長官,並不意味着必須要通過普選程序產生,如果特區政府的普選辦法無法獲得立法會三分之二通過,根據決定的要求,只能按照原來選舉行政長官的辦法選舉行政長官。2017年後其他任期的行政長官的候選人產生也用同樣辦法。所以,只要香港特區及絕大多數人衷心擁護普選,普選產生行政長官就可以成為現實,如果有少數人堅持與中央對着幹,利用手中的權力阻止或干擾普選辦法的通過,那麼,普選行政長官的機會就要順延到下一屆選舉了。
莫紀宏在採訪中強調,香港政改取決於各方面的努力。通過普選產生行政長官對於發展香港的民主政治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如果因為種種原因以及少數反對派人士執意阻撓而無法採取普選方式產生行政長官,其結果必然會影響「一國兩制」原則在香港的繼續生效,也會嚴重挫傷香港絕大多數人的信心。所以,當下,香港社會各界要主動站起來,敢於同少數不負責的人鬥爭。畢竟香港要想保持現有的經濟發展水平和維持平穩發展,沒有社會共識不行。中央政府也要對香港未來局勢的發展事先設定好幾種預防,最關鍵的環節就是要防範外部勢力利用反對派「佔中」和極端行為搞亂香港,要依法採取有效措施及時應對。
指提名原則符現代選制
針對全國人大常委會提出的「提委會依『比例原則』」的規定,莫紀宏強調,「廣泛代表性」的提名委員會「過半數」同意是與多數選民意願相一致的提名方式,提名委員會的提名與多數選民心中的「提名」應當保持高度相似性,這種「比例原則」絕對符合現代民主選舉制度的要求。他說,個別「佔中」人士提出了「公民提名」的要求,而且達不到目的就要通過「佔中」來實現「公民抗命」。在香港目前的政治生態下,以極端民粹主義方式來普選產生行政長官是不符合實際的。
莫紀宏明確指出,現在香港有些人不分青紅皂白就給行政長官普選方案貼上「假普選」的標籤,實際上利用選民缺少選舉經驗,故意歪曲中央就2017年香港行政長官實現「真普選」的決心,混淆視聽,不是從如何爭取「民意」上下工夫,而且把心思放在挑戰現代民主選舉制度的一些原則和常識上,這不能不說是失之為「下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