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4年9月6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化視野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新視野藝術節 舞蹈劇力大爆發


放大圖片

由康文署主辦、兩年一度的「新視野藝術節」將於10月16日至11月16日舉行,來自世界各地的頂尖藝團將上演連場好戲。適逢今年文化中心邁入第二十五個年頭,藝術節也有所突破,呈獻自家出品的戲劇,把「現代戲劇之父」易卜生的名作《海達.珈珼珞》搬上舞台,並邀來英國皇家莎士比亞劇團前藝術及行政總監艾德里安.諾布爾(Adrian Noble)與本地劇場中堅分子鄧樹榮、陳麗珠、覃恩美等人,一同排演,極為矚目。

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伍麗微

舞力無邊界

今年藝術節以舞蹈及戲劇類節目為主,所邀單位均是目前活躍於世界各地舞台的藝團。近年活躍於世界舞壇的以色列編舞家賀飛雪.謝克特將帶來激情十足的《怒滾狂舞》,此舞充滿政治意象,舞者以狠、辣、勁、爆的舞姿帶領觀眾走入超現實的澎湃境界。屆時,舞團將於文化中心大劇院搭建三層高的舞台,並與本地十多位樂手齊齊合作。這也是本屆藝術節的開幕節目。

此外,台灣雲門舞集亦攜新作《稻禾》來港。這是林懷民為雲門舞集成立四十周年所創作的舞蹈,他花了兩年時間找人拍攝、記錄台灣池上稻田的生長過程,並決定編一支「簡單、連農民也能明白的舞」。林懷民出席記者會時強調自己對稻米有特殊的情感,他讓舞者下田種植、收割,去體驗農民的生活,並在池上農田裡作首演。「池上是台灣最好的地方,那裡沒有一根電線桿,人與自然融合起來了。」他還開玩笑地說,「我一向做黑白的東西,但這個非常colorful,我也忍不住要說,這齣舞的video比舞者更好看。」

講到今次藝術節的焦點舞團,不得不提中國的陶身體劇場。由內地編舞家陶冶創立的陶身體劇場非常年輕,2008年才面世,卻已經在歐美走紅,甚至連林懷民也豎起拇指,大讚陶冶是「世界級的編舞家」。這個二十多歲的小伙子,今次會帶來舞團的代表作──數位系列《4》與《5》。舞團以簡潔、創新見稱,舞台上僅有四、五個舞者,他們在湘西招魂鈴聲及奇特人聲的背景音樂下,做出連串簡約、流麗,卻挑戰身體極限的動作。

劇力無間斷

戲劇方面,由英國導演艾德里安.諾布爾領銜的《海達.珈珼珞》大概是今次最有誠意的劇作。由進劇場陳麗珠飾演的將軍之女海達,身邊男人個個都愛她,但她卻在丈夫與舊情人間舉棋不定,慢慢走向毀滅。易卜生的作品具前瞻與戲劇性,乍看之下講述一個中產之女的悲劇故事,但陳麗珠說,此劇放諸現代社會有其意義,「世界如何看待海達,她又如何在慾望與理性中掙扎,這個在眾多眼睛下生活的女子其實很大壓力,如同今天我們生活在這個社會上。」飾演海達丈夫的鄧樹榮則說,「易卜生這個戲很重要,戲裡有七個角色,所有的男人都喜歡她(海達),我是她的丈夫,知道她不是很喜歡自己。易卜生看透工業革命後中產家庭、男女之間的問題,今日這些問題沒有改變過,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中外合作製作戲劇是常有之事,但本地戲場跨界合作、甚至跨代(演藝學院學生負責幕後工作)合作,則來之不易。

另一場有分量的演出則來自日本埼玉金世代劇場,日本當代戲劇大師蜷川幸雄帶來年齡跨度大、極為創新的《烏鴉,我們上彈吧!》。康文署總經理楊芷蘭透露,署方與埼玉金世代劇場洽談甚久,最後蜷川幸雄決定將這齣演員年齡跨度大的劇目搬來香港。此劇有趣之處在於導演招募了四十位平均年齡75歲的「老演員」,他們面對社會壓迫激烈抗爭,而後二十分鐘,二十位年輕演員亮相,演繹長者們年輕時的樣子。楊芷蘭說,「這已經超越戲劇本身,值得新視野去做。」

新視野藝術節一向標榜新創意、新元素,來自印度的該因與埃布爾劇場會帶來別開生面的《人間百味》。十二位鼓手,配合台上一對煮着印式米飯甜糊的夫婦,鼓聲與食物的香氣迎面襲來,他們以真實的烹調演繹人生的甜酸苦辣。戲後,觀眾更可留下一同品嘗甜糊,如此色、香、味俱全的戲,你見過未?

除此之外,莊梅岩與甄詠蓓繼兩年前合作《野豬》後,今次會以職場為題,勾勒打工仔的《黑色星期一》;香港話劇團的《感冒誌》、進念的《無雙》、一鋪清唱的《大殉情》亦叫人期待不已。而今年藝術節除了出品戲劇外,更與英國藝術組織 Forest Fringe策劃「節中節」《微藝進行中》,10月31日至11月2日將在葵青劇院黑盒劇場、大堂、廣場等地方上演多個跨界表演,來自英國的四個團隊與本地兩個藝團,一齊玩不停,免費節目,志在公眾參與。

相關新聞
新視野藝術節 舞蹈劇力大爆發 (2014-09-06) (圖)
走東走西:無人駕駛汽車 (2014-09-06) (圖)
走東走西:中國當代藝術匯聚溫哥華地標 (2014-09-06) (圖)
走東走西:Google增1400件展品 360度展示香港薄扶林村 (2014-09-06) (圖)
「滇繡」,母題中的山野氣息 (2014-09-03) (圖)
雲南10大刺繡名村古鎮: (2014-09-03) (圖)
「濃情.家書」中秋愛滿香江 (2014-09-03) (圖)
麥Sir帶領「永不放棄同學會」朝理想進發 (2014-09-03) (圖)
成都「天府古鎮音樂節」唱響金秋 (2014-09-03) (圖)
立新不破舊「職人」挑戰在今天 (2014-08-30) (圖)
港台文化碰撞 台灣式言談再接再厲 (2014-08-30)
繪本作者芝麻羔 為殘奧運動員繪夢 (2014-08-30) (圖)
走東走西:超級富豪倫敦置業 (2014-08-30) (圖)
北朝石雕,動盪時代的文化腳註 (2014-08-27) (圖)
施秉文物普查發現疑似「編鐘」 (2014-08-27) (圖)
「魏象慧風」肖慧書法展杭州開幕 (2014-08-27) (圖)
國際頂級華人藝術家李善單將攜作品亮相山東文博會 (2014-08-27)
深水埗變創意聚落 (2014-08-23) (圖)
原創品牌進佔三樓 (2014-08-23) (圖)
走東走西:自行車 逍遙遊 (2014-08-23)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化視野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