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容永豪大讚高浩聰明、悟性高,對科學的興趣超乎一般醫科生。 曾慶威 攝
高浩是一個「科學迷」,前人創下漂亮的科學理論,總令他愛不釋手。他小三已開始閱讀不同科學家的傳記,又憶述1996年初到香港時,愛滋病專家何大一因創出「雞尾酒療法」成為《時代雜誌》年度封面人物,看到其新聞時「好威」的感覺至今記憶猶新。一般人會在家中貼上明星偶像的海報,他的房間牆上卻掛着9個頂尖科學家的頭像。「好佩服他們的能力和洞察力去發展理論,所以崇拜!」
對科學家偶像的「威水」經歷,高浩如數家珍,娓娓道出,在9人中3人屬較單純的「智力崇拜」,其餘6位是在學習過程中了解他們的理論,包括直接影響他投身科研的Alan Hodgkin和Andrew Huxley,二人均為1963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他們在上世紀50年代提出關於神經細胞「離子通道」的理論,60年來一直是生物學的經典。此外,還有其他科學範疇頂尖人物,如發展電磁力學的James Maxwell和工程界為資訊理論奠基的Claude Shannon等。
教授讚悟性高 興趣超乎常人
雖然高浩與偶像研究領域不盡相同,但科學家之路殊途同歸。負責指導高浩的中大生物醫學學院教授容永豪對他投身科研表示讚賞,「(他)聰明、悟性高,對科學好大興趣,超乎一般醫學生,所以他走的路比較特別。」容永豪又認為,醫科生涉獵更多科學是一件好事,「醫生對科學認識,或者科學家本身是醫生的話,可以將兩者互相靈活結合。醫生明白某種病的原因,想找藥物治療,如果本身有科學訓練會好得多。」 ■香港文匯報記者 馮晉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