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岑浩璋回流港大工作後取得研資局傑出青年學者獎。 莫雪芝 攝
於全球科研頂尖的普林斯頓大學取得最高榮譽畢業、在哈佛大學攻讀博士時又獲得國際專業學會Material Research Society的年度研究生銀獎、回流港大工作後再取得研資局傑出青年學者獎,這些經歷都令人以為岑浩璋於研究路上一帆風順;但原來,他在人生第一個研究中,曾經歷整整9個月毫無寸進的挫折,但其後的一個小成功,卻從此奠定了他做科研的決心。他以自身體會勉勵有志科研的學生,要投放更多耐性與熱誠,嘗試體會那一番苦功後的成功感。
岑浩璋是因為大學時第一個研究項目而喜歡上了科研,但原來那次的經歷苦不堪言。他憶述,自己當時的研究題目是看金屬上的表面活化劑(Surfactants)如何形成,但有關觀察卻不易進行,結果用了很多不同條件去做測試,一邊上學、一邊研究,每天早上8點多出門,凌晨一兩點才回家,每天只睡5個多小時,如是者經歷9個月,才開始有第一個結果,「真正看到那天,我還以為是鏡頭有雪花,但為何這『雪花』會這樣整齊的呢?後來再重複測試,才發現真的看到,那一刻的滿足感,令我知道要繼續做科研,因為這種滿足感是拿不走的。」
幸獲妻挺追夢 愛上班怕退休
當今港生大多對商科趨之若鶩,較少人考慮科研,其實岑浩璋當年亦曾有少少掙扎,「大學畢業時,我知道自己喜歡研究,但當時女朋友在港,要去美國進修研究,會花五六年,所以我也曾想過,要不要在港工作。」當時,他已獲得一地產公司管理培訓生(MT)聘書,也有一所跨國科技公司聘請,但最後過不了自己那關,「因為自己始終喜歡做研究,我知道如果工作不是自己的興趣,上班會很辛苦很吃力,幸好家人和太太(當時女友)都很支持。」
現時的他不單喜歡上班,更是恐懼退休,笑言︰「因為我享受現時的工作,退休就是不讓你做你享受的事,回港後,發覺很多人希望早點退休,我不太明白;反正都要做,而且要做幾十年,那要找與自己理想有點關係的工作,否則真的很痛苦。」
能維生又富挑戰 工作有滿足感
岑浩璋表示,做科研很有成功感,而且這工作容許你學習、和同事互相切磋、指導他人,還能維生,很有挑戰性,也很好玩。他認為,香港其實有頗多學生對科研感興趣,只是興趣和熱誠被其他考慮遮蓋了,「這很可惜,雖然錢和名譽是很吸引,但如果大家坐下來想清楚,很少人的夢想是要很多錢或很出名,這些只是媒介,如果你對科學有抱負,你突然明白一個科學問題,當中的滿足感能令你繼續下去。」 ■香港文匯報記者 歐陽文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