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霍震宇認為,缺乏資訊和科技才能的人將面臨失業,建議時下年輕人應該早做準備。
資訊化是當今時代發展的大趨勢,以智能為主,代表着先進的生產力。北京市政協委員、霍英東集團董事霍震宇接受香港文匯報‧人民政協專刊訪問時,慨嘆科技發展一日千里,它的急速發展已遠遠超過人的接受程度。「我相信在不久的日子,將有更多人類的工作被人工智能所取代,機械人大戰將不再是科幻電影,社會的兩極分化將不再是財富而是資訊科技。」他認為,缺乏資訊和科技才能的人將面臨失業,建議時下年輕人應該早做準備。 ■香港文匯報.人民政協專刊記者 沈清麗
霍震宇是本港著名愛國商人、已故全國政協副主席霍英東長房三子。他早年留學加拿大,主修數學計算機,並廣泛涉獵天文、地理、社會、經濟、藝術等科目,興趣廣泛,求知慾強,更勇於嘗試不同事物。
學成歸來後,他逐漸涉足家族龐大生意,上世紀80年代,更跟隨父親建設番禺南沙。曾任廣州市政協委員,現任北京市政協委員,在政商界長袖善舞,享有高知名度。
珠三角廠曾聘千人 現僅十幾人
霍震宇在接受香港文匯報.人民政協專刊訪問時,說起自己大學的主修科目,想不到在二三十年後,社會便已進入資訊化時代,現在人類的生活已經無法離開電腦。「我讀書的時代要背書、去圖書館找資料,現在的學生不用背書了,在電腦上網搜查就有了;買東西不用上街了,可以網上購物,所有產品資料和價格一目了然。現在從事製造業的工廠生產線應用了很多工業機械人,像珠江三角洲的工廠,以前要聘用數以千計的工人,現在只要十幾個人。」
「人以後看病,只需問電腦」
「以我所知,現在世界頂尖的科研機構和企業,正在日以繼夜的進行創新和開發,科技發展一日千里,它的急速發展已遠遠超過人的接受程度,」霍震宇指出,「以後汽車不需要人來駕駛了,直接用電話操控就可以了;想檢查自己心臟健康與否,手錶一按就會出現心電圖。你想想,假如電腦擁有全球5億人的醫學資料,利用快速運算馬上得出結果,還能分析醫療建議,你能不相信嗎?所以,人以後看病,只需要問電腦。還有,大家一起炒股票,若你擁有電腦高速計算方程式,肯定比他人更勝一籌,搶先知道股市走勢。」
「機械人大戰再非科幻電影」
資訊化社會以智能為主,不同於農業社會和工業社會以體能和機械能為主。時至今日,智能機械人已在人類社會大量應用,例如工業機械人等。霍震宇坦言,「在不久的日子,將有更多人類的工作會被人工智能所取代。戰爭也不用人與人直接交鋒了,只要按按電腦就可以了,機械人大戰將不再是科幻電影,因為智能機械人無論是體力或是腦力,都已遠遠勝過人類。」
籲開發先進科技 升珠三角生產力
霍震宇憑己所學,早有先見,早年跟隨父親開發南沙後,認為可利用香港工商管理經驗配合內地龐大的軟件科技和人才,便建議父親在南沙建立科技園,可容納5,000人至10,000人,「南沙位處珠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與舊金山灣區(San Francisco Bay Area)有如鏡影一般,兩者同處太平洋,氣候相近,以農業、輕工業和商業為主,擁有港口和金融中心,而且都是對外開放。我覺得,我們需要做的是開發更多先進科技,提高珠江三角洲的科技生產力,配合當地人才需求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霍震宇透露,當年曾想把美國微軟公司創辦人比爾.蓋茨(Bill Gates)帶到南沙跟父親見面,但後來計劃未能實現。「我覺得比爾.蓋茨最後不能來,是因為南沙缺乏高質素的科技人才,也沒有好像硅谷史丹福大學一樣可以培養這類人才的學府。」他其後引薦了香港科技大學創校校長吳家瑋和軟件專家錢大康與父親會面。
南沙科技園研發環保科技產品
南沙科技園建立後,霍震宇形容自己還有一個更遠大的目標,就是希望藉着與香港科技大學的合作,共同研究和開發環保科技產品,改善人類生活,「希望我們中國人都可以生活在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經濟和生活環境。」
霍震宇指,中國未來發展需要更多先進實用的科技軟件,以應用於金融、工商管理、通訊等多個領域,建議本港年輕人要及早準備,敢於創新,嘗試「走出去」到內地創業,為國家的資訊科技產業發展貢獻才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