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北京市政協副主席蔡國雄和黃永光(圖右)交談。記者何凡 攝
香港文匯報‧人民政協專刊訊(記者 何凡)北京市政協委員、香港信和集團執行董事黃永光向記者表示,治理霧霾,不僅需要政府有所作為,更需公眾、企業和全社會「聯防聯控」。為保證有效落實《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建議構建公眾參與低碳城市建設機制。他提出,可借鑒香港經驗,鼓勵市民大眾更多關注保護環境及生態,更多參與環保志願者自發性的環保服務工作,讓志願者為保護環境出一分力。
他認為,構建公眾參與低碳城市建設機制,包括動力機制、合力機制、互動機制與政府引導示範機制四個層面。首先應建立動力機制,即由政府制定政策措施,建立低碳消費制度體系,形成政府引導、公眾參與、多方聯動的良性局面。
他表示,一是可通過財政激勵、稅收、政府監管和市場機制等多種政策實現最低成本的低碳城市發展。建議政府出台獎勵政策,鼓勵企業、公民和社會組織實行低碳消費,通過減免稅費等措施引導公眾實現低碳生活。二要加強消費引導,建立理性節約的長效機制。三要探索公眾低碳消費模式,如在餐館、酒店、商舖等及相關行業制定實施綠色消費標準。
借鑒港經驗 鼓勵志願者服務
黃永光表示,宜加強低碳城市宣傳教育,並借鑒香港經驗,大力鼓勵環保志願者隊伍服務,使低碳生活成為公眾自覺行動,建立起合力機制。「香港環保志願者服務的範疇非常廣泛,包括清理郊野及海灘、植樹、協助減廢回收工作,宣傳推廣自然生態保育、文物建築保護、清潔再生能源,協助環保團體籌款,擔任生態導覽員甚至參與瀕危動植物的野外考察及研究工作等,且有不少環保團體扮演着重要角色,提供給環保志願者大量的服務機會。」
同時,要開展系統性環境教育活動,重視地球日、世界環境日等紀念日,廣泛開展公眾喜聞樂見的低碳生活宣傳教育活動,引導公眾低碳消費。立足從兒童教育抓起,制定適合幼兒心理的教材,培養孩子的低碳意識,促使全社會養成良好的低碳生活習慣。
黃永光並提議以「環境友好型」學校(社區)創建為平台,樹立典型示範的互動機制,建立政府引導示範機制,發揮政府表率引領作用。政府部門宜率先建立厲行節約長效機制。實行政府綠色採購,建立健全節能制度及措施,定期公佈能耗情況。多倡導「綠色辦公」理念,推進電子政務建設,開展無紙化辦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