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4年10月8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中國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收入每況愈下 月入不足千元


放大圖片

■記者採訪剛剛捕魚歸來的王大姐。實習記者胡心玥 攝

每年的6月到9月是我國五大淡水湖之一巢湖的捕魚期,也是巢湖流域漁民一年當中最忙的時候。「漁民一年的收成就靠這三個多月。」今年50歲的王大姐在巢湖流域捕魚已有20多年,她告訴記者,巢湖裡的魚一年比一年少,漁民的收入更是一年不如一年。

捕魚期一天只睡1小時

上午9點多,忙活一晚的漁民陸陸續續回到巢湖岸邊。王大姐告訴記者,巢湖的毛魚只有在晚上才能捕到,漁民通常都是下午四五點鐘出船捕魚,凌晨五六點鐘回來。

「忙的時候,每天能睡一個鐘頭就不錯了。」

經過一夜的捕魚,漁網等漁具都會受到或大或小的損壞,為了不耽誤第二天捕魚,漁民只有用白天的時間修補漁網,同時也為下一次捕魚做好準備。

日薪300包吃住難找漁工

王大姐家的船是重達80噸的大船,捕魚時要用兩條小船分別將長達幾百米的漁網散開,這項「工程」僅憑自己跟丈夫根本忙不過來,王大姐只能請了兩名專業漁工幫忙。「一天300塊錢,包吃包住都沒人幹。」王大姐嘆着氣說道。

忙活了一晚,王大姐一家捕了800多斤毛魚,她說一晚上不僅白幹還虧錢。王大姐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毛魚賣給魚販是一塊多一斤,而一晚上的油錢就要上千元。王大姐自我安慰地說,「不捕魚虧得更多。」

相關新聞
漁民上岸系列三之一 (2014-10-08) (圖)
世紀老人冀上岸度餘生 (2014-10-08) (圖)
以船為家 怕火燒憂水溺 (2014-10-08) (圖)
收入每況愈下 月入不足千元 (2014-10-08) (圖)
海外看中國改革:美媒:中國反腐主體應當多元化 (2014-10-07)
改革進行時:內地清理16萬餘「吃空餉」人員 (2014-10-07)
技術進步成本降促風電普及 (2014-10-07) (圖)
專家:優化外輸就地消納解「棄風」 (2014-10-07) (圖)
內蒙古風電外輸 迎突破窗口 (2014-10-07) (圖)
國企「簡單化」改革 釋潛力 (2014-10-06) (圖)
老工業基地深化改革聚焦國企 (2014-10-06) (圖)
改革時行時:公務車改革刺激穗國慶車市 (2014-10-06) (圖)
黃金周搶金熱再現京城 (2014-10-05) (圖)
特寫:大媽抄底入貨 排足半小時 (2014-10-05)
「十一」旅收料達2700億創新高 (2014-10-05) (圖)
出境遊年內破億人次 旅貿逆差超千億美元 (2014-10-05)
玩遍5A景區需2萬元 (2014-10-05)
最貴5A景區 (2014-10-05)
穗叫停所有赴菲團 (2014-10-05)
深化改革激發活力:山東東平試點土地股份合作 (2014-10-04)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中國專題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