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4年10月15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新聞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餐餐豆腐:「長津」夠抵半月生活費


放大圖片

■胡女士稱「長津」抵得上她與丈夫在中山的半個月生活費。 李昌鴻 攝

居住在中山星晨花園的香港老人胡月華,與丈夫靠在香港工作的兩個兒子供養,為了節儉過日子,她現在生活每天常買最便宜的豆腐吃,而她期盼廣東計劃延長豁免期,這可以抵得上她們一個月生活費用的一半。

明年8月滿65歲的胡月華告訴記者,當年因受亞洲金融風暴影響,在香港一家私人公司工作的丈夫失業,他們兩個小孩剛大學畢業,薪水不高。他們便把香港房屋賣掉,部分給孩子用於買房的首付。

她和丈夫於2001年來中山養老,居住在大兒子購買的房屋,幸好這樣便有個窩。她老公72歲,去年領到了廣東計劃給予的津貼,但他們的生活費主要靠兩個兒子支付,兩個孩子每人每月給1,500港元,因現在港元大幅貶值,只相當不到2,400元人民幣。但其物業管理和水電費等每月需要200元至300元。

她自己眼睛弱視,並有高血壓和高膽固醇,經常要去香港拿藥,每月坐船來回香港需300港元至400港元的交通費用,丈夫有高血壓,也要一些醫療費用。

只吃豆腐豆芽 水果貴不敢買

因為開支大又沒有存款,於是她們十分節儉地過日子,從不到外面飯館吃飯或喝茶,除了去香港拿藥外,也不外出遠門,出入只坐巴士。每天到菜市場買菜,她都只買最便宜的豆腐、豆芽,儘管她和老公都吃膩了,但是因便宜,每天還得買,只是自己翻着花樣做着吃。

她稱,因中山當地水果很貴,她也從來不敢買。她兒子香港房子很小無法長期居住,她期盼港府能豁免在香港居住一年的要求, 這樣如果她能夠領到1,180港元的津貼,相當於她平時生活費用的一半,可以改善她目前縮手縮腳的生活。

相關新聞
「廣東計劃」豁免止 逾200居粵長者神傷 (2014-10-15) (圖)
餐餐豆腐:「長津」夠抵半月生活費 (2014-10-15) (圖)
難以做到:為達標需花24萬居港一年 (2014-10-15) (圖)
特稿:港元貶物價漲 雙重打擊 (2014-10-15)
港府減壓:盼長期規劃 勿加設門檻 (2014-10-15)
新疆兵團60年 屯墾轉型屯城 (2014-10-12) (圖)
老軍墾:兵團是我們的老家 (2014-10-12) (圖)
從「坎土曼+黑膠鞋」到「手機+按鈕」 (2014-10-12) (圖)
發展現代畜牧 助牧民增收致富 (2014-10-12) (圖)
時尚自行車運動潮起冰城 (2014-10-05) (圖)
打造慢行區江心車道 利民健康出行 (2014-10-05) (圖)
自幼與單車結緣 騎行發燒友圓夢 (2014-10-05) (圖)
自組車隊 告別「宅」生活 (2014-10-05) (圖)
哈市自行車百年歷史 (2014-10-05) (圖)
首都經濟圈重要支點 曹妃甸 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引爆點 (2014-09-30) (圖)
北方大港 十年「長」大50倍 (2014-09-30) (圖)
曹妃甸有北京「出海口」之稱 (2014-09-30)
首都產業外遷最大承載地 (2014-09-30) (圖)
粵港服貿年底自由化 (2014-09-29) (圖)
負面清單擬年內出爐 (2014-09-29)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新聞專題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