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胡女士稱「長津」抵得上她與丈夫在中山的半個月生活費。 李昌鴻 攝
居住在中山星晨花園的香港老人胡月華,與丈夫靠在香港工作的兩個兒子供養,為了節儉過日子,她現在生活每天常買最便宜的豆腐吃,而她期盼廣東計劃延長豁免期,這可以抵得上她們一個月生活費用的一半。
明年8月滿65歲的胡月華告訴記者,當年因受亞洲金融風暴影響,在香港一家私人公司工作的丈夫失業,他們兩個小孩剛大學畢業,薪水不高。他們便把香港房屋賣掉,部分給孩子用於買房的首付。
她和丈夫於2001年來中山養老,居住在大兒子購買的房屋,幸好這樣便有個窩。她老公72歲,去年領到了廣東計劃給予的津貼,但他們的生活費主要靠兩個兒子支付,兩個孩子每人每月給1,500港元,因現在港元大幅貶值,只相當不到2,400元人民幣。但其物業管理和水電費等每月需要200元至300元。
她自己眼睛弱視,並有高血壓和高膽固醇,經常要去香港拿藥,每月坐船來回香港需300港元至400港元的交通費用,丈夫有高血壓,也要一些醫療費用。
只吃豆腐豆芽 水果貴不敢買
因為開支大又沒有存款,於是她們十分節儉地過日子,從不到外面飯館吃飯或喝茶,除了去香港拿藥外,也不外出遠門,出入只坐巴士。每天到菜市場買菜,她都只買最便宜的豆腐、豆芽,儘管她和老公都吃膩了,但是因便宜,每天還得買,只是自己翻着花樣做着吃。
她稱,因中山當地水果很貴,她也從來不敢買。她兒子香港房子很小無法長期居住,她期盼港府能豁免在香港居住一年的要求, 這樣如果她能夠領到1,180港元的津貼,相當於她平時生活費用的一半,可以改善她目前縮手縮腳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