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蘇雪林。網上圖片
阿 琪
前些日子讀台灣女作家蘇雪林的自傳。她是民國才女,與她的盈盈才華並行於世的,是她的傲然長壽。她居然活了102歲,令人驚嘆不已。在她的自傳裡,她特別感念她的同胞姐姐。蘇雪林有過短暫的、名不符實的婚姻,沒有生育過子女。離婚後,她與長她5歲的同胞姐姐組成了別具一格的「姐妹家庭」。
長達30多年的相濡以沫,蘇雪林把姐姐形容為僅次於母親的「第二慈親」。她寫道:「家姐與我同住時,料理我的飲食起居,無微不至。我若偶有病痛,她煎藥奉湯,一夕數起。親手為我補綴破綻,縫製內衣褲,替我收拾隨手擱置的物件。那種細心熨帖,溫意熙嫗的事,要說也說不完。」
姊妹家庭生活上的息息相關、親密無間固然是難得的好,不過,最讓人感懷的,還是她們姐妹在精神上的心心相印。「花晨月夕,姊妹二人清茶一盞,對坐窗前,閒話家常,縱談往事,一種骨肉深情淪肌浹髓,其樂又是無極。」讀至此間,眼前彷彿呈現出一幅淡墨水彩畫,一對姊妹身穿素色家常旗袍,淺笑嬉戲,輕聲細語,花香鳥鳴,蝴蝶翩翩,歲月靜好,簡直羨煞人也,所謂的神仙眷侶,為什麼一定要是雌雄組合呢。
前幾天老家的表姐來小住。她看我一個人過日子,清湯寡水的很是寂寞,就說,其實你也可以找一個談得來趣味相投的女伴一起過啊。她說的並不是傳說中的同性「拉拉們」的那種。她舉例說,曾經和老舍先生有情感糾葛的女作家趙清閣,她的親密伴侶就是她的保姆。出身大家庭的她,從小有一個年齡與她相差不大的女孩子跟隨她,照顧她,一直陪伴她到最後。假如紅樓夢裡的林妹妹還活着,她沒有因為賈寶玉娶了薛寶釵而傷心至死,而是帶着紫鵑另覓一清靜之地過別樣的生活,也是很美的啊。她的身為蘇州鹽史的老爸雖然早死,也一定給她留了很多銀子,足可以讓她在經濟上衣食無憂吧。
托爾斯泰說過,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他可沒有說,這個幸福的家庭一定是由一個女人一個男人組合成的。如果一個女人在她最好的年華有運氣遇到她的白馬王子,那咱們沒有什麼可說的,恭喜他們,白頭偕老,好好過日子吧。但是,萬一這個女子遇到的是一個白鷺女子呢,她為什麼就不能和她組合成一個家,從此過上幸福的生活,也相敬如賓,白頭偕老呢。
表姐在老家是一個小學老師,她的班上就有一個學生的兩個姑姑是一對姊妹家庭。大姑姑是婦科醫生,小姑姑是會計。她們的媽媽是一個深受傳統婚姻摧殘的女性,她對兩個女兒的言傳身教就是男性是可怕的,不可信任的。大姑姑學醫,成為婦科大夫之後,每天看到的是女性的病痛,尤其是墮胎,流產。而罪孽的深淵,很大一部分則是來自男性的不負責任。她親手處理的墮胎的女性中,最小的年齡還不到18歲。她和妹妹最後選擇不婚,相依相伴過日子。所以,這個姊妹家庭中兩個女子,也許她們的選擇不是社會學意義上最好的,但是,卻是她們在有限的能力和知性上可以做到的最好的。她們的生活很安靜,很獨立。她們靜心敬業,對兄弟的孩子也很盡心盡力。
近一年來,每天黎明即起,迎着朝陽步行到身邊的小樹林裡,和一群女子修習瑜伽,是我一天中最為期待最為快樂的時光。我們各自帶一席等身長寬的瑜伽墊子,在樹蔭下鋪開,靜呼吸,深吐納,鬆筋骨,練平衡。間隙中,我們嘻嘻哈哈,聊家常,侃男女,說美食。那天,有一對嫁給一對兄弟的姐妹開玩笑說,如果有一天她們的男人要和她們離婚,另娶年輕的去,她們兩個會很開心地帶上她們的孩子另組一個家庭。她們兩個分別嫁到這個大家庭之後,辛苦勞作,生兒育女,操持家務,與她們的丈夫漸行漸遠,卻是兩個妯娌之間在靈性和智性上互相吸引,相互媲美。
她們還帶來了另外一對姊妹家庭的故事。說的是在她們的老家,隔壁就住了一對姊妹家庭。姐姐還是名牌大學的學生。她沒有等到畢業就挺着大肚子回到了老家,守口如瓶不肯說出孩子的父親是誰。好在她有一個在當地有權有勢的老爸,別人也不敢為難她,不敢欺負她。她把孩子生了下來,就在老家找了一份閒職。後來她的妹妹也在情感上受到了傷害,索性就不再談婚論嫁,幫着姐姐帶孩子,兩個人一心一意過上了談笑風生、豐衣足食的日子。她們的父親一開始不能接受,後來想想也沒有什麼不妥的,嘆了口氣也就認了。兩個女兒承歡膝下,他的晚年還被照顧得無微不至。
傳說中的姊妹家庭還有一對就在北京,是一對貴族小姐,一對格格。這對貌美如花的姐妹,和母親生活在京城某條老胡同的四合院裡。在她們小時候,家裡的傭人比家人還要多,廚子、車伕、保姆、奶媽、門房等等,有幾個孩子就有幾個貼身保姆和奶媽。雖然比不上紅樓夢裡賈府的排場,可是,也不比賈府差多少。因為,她們家是血統很近的皇親國戚。姐妹花優雅可人,知書達理,卻也孤芳自賞。傳說有一次姐妹倆喜歡上了同一個男人,那是她們社交圈裡的白馬王子。王子也喜歡她們,但卻拿不定主意,不知道應該選姐姐呢,還是應該選妹妹。兩個姐妹也互相謙讓,結果是無奈的王子轉身就娶了別人家的小姐。
王子張燈結綵的那天,姐妹倆就發下毒誓,終身不嫁。她們悉心侍奉老母歸天後,就禁閉門戶,過上了躲進小樓成一統的清淡日子。與世無爭,與親朋也素無瓜葛。她們的一位親兄弟就住在我們社區。只有他逢年過節去探望已經白髮蒼蒼的姐姐妹妹。她們居住的四合院是祖產,如今市價一億多人民幣。有多少人提金帶銀的去敲門,想要買她們的房子,可是,門都不讓進就被保姆轟走了。兩個老姐妹愈活愈有精神,姐姐長一歲,明年就要過百歲生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