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興國
我偶而會和一些有志創作的學生談談我的寫稿經驗,記得常講的是,要對一件事情作多角度的思考,無論是正反兩面,甚至偏門的怪論角度,也作出聯想。因為在這樣思考之中,會衍生出很多有趣的想法,就可以寫成一篇文章了。特別是在報上寫專欄,如果每天寫,就每天都要想,尋找題材去作聯想。
像「佔中」,我就會把我多角度的思考對他們說出,不管同意不同意,也算是另有想法。這些想法,除非極為不能說服自己的才捨棄,不然也可讓讀者思考不同的角度。
像「佔中」提出的愛與和平,到第二十一天的時候,社會大眾看到了愛與和平嗎?那些霸佔道路的人,愛的是不是只有他們的目的?而不愛道路兩旁生活的商家和住戶甚至市民?因為已經有住戶因為回家的路被阻擋而搬走時,被佔領人士懷疑是反「佔中」者,解釋也聽不進去,最後被拳打腳踢到手骨折斷,經醫生診斷要休息兩個月,那是個點心師傅,兩個月不能工作,不知還可領微薄的薪水養家活口否?
以前看過的耶穌名言,有一句是「愛 ,是恆久忍耐」。如今「佔中」行動裡的愛,真的是恆久忍耐,不過是那些在佔領區做生意的人士以及受影響的打工仔。忍耐了三個星期,還要忍耐不知到何時。
而「佔中」行動產生的撕裂社會效應,分化了社會,儘管口號是愛與和平,但是帶出的怨恨可能更多,而且讓怨恨在社會生根,這是最讓人憂慮的地方。
而和平,不必說了,舉高雙手的人儘管口中說着和平,但其實暗藏着的語言和行為暴力,負面的影響可能更大。而警察的武力制止,被傳媒說成是暴力對待,對未來社會要達至真正的和平,傷害可能甚深。
面對這樣的愛與和平,只能說聲:阿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