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內房資金斷鏈 勢掀集資狂潮
內地房貸鬆綁刺激樓市,不過樓價於傳統銷售旺季「金九銀十」並無止跌,主因發展商為了回籠資金,紛紛降價促銷。事實上,內房開發商普遍面對資金壓力,繼碧桂園(2007)和越秀地產(0123)早前通過供股向股東抽水後,雅居樂地產(3383)亦在一次供股告吹後,即刻提出另一次供股計劃,反映資金壓力不輕。部分上市內房公司首三季的銷售慘不忍睹,有的僅完成全年目標的16.6%,分析認為,中央加快調整產業結構後,內房股普遍面對資金壓力,財政困境短期難消,料供股發債等各類集資活動「陸續有來」。■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易
面對債務壓力,加快賣樓是可行途徑之一,不過內地經濟增長近年放緩,中央2013年起下調全年經濟增長目標至7.5%,同時加快產業結構調整,令到房地產市場需求放緩。不少內房股難以通過提價補平資金缺口,資金困境陸續顯現。
內房股紛減銷售目標
本報統計發現,大部分內房股今年前三季賣樓進度落後於年初制定的目標,其中合生創展(0754)前三季合同銷售金額33.16億元,僅完成全年200億元目標的16.6%。有見市道疲弱,包括富力地產(2777)、方興地產(0817)、花樣年(1777)在內的多隻內房股紛紛下調全年銷售目標。
與以往主要通過發債或向銀行貸款不同,今年以來愈來愈多內房股通過供股或配股方式,直接向股東伸手募資,其中之一是上文提到的雅居樂。雅居樂9月宣布以5供1比例供股集資27億元,主要用於為債務再融資,不過在公司管理層相繼失去聯絡等不利因素影響下,供股計劃夭折。事隔不到一個月,公司上月再度提出供股計劃,以8供1比例籌資約16.5億元。
市場人士認為,在傳聞滿天飛的環境下,雅居樂仍然重提供股,反映債務再融資壓力不輕。果不其然,該公司上月底又推出罕見「不分樓層一口價」促銷手段套現。評級機構穆迪其後將雅居樂公司家族評級列為Ba3,高級無抵押債券評級列為B1,評級展望負面。
房企平均負債率近75%
內地金融數據服務商萬得資訊(WIND)統計顯示,截至10月27日,滬深兩市已披露三季報的45家上市房企,平均負債率接近75%。數據雖不涉及在本港上市的內房股,但亦反映內房整體資金壓力不輕。
永豐金融集團研究部主管涂國彬認為,2008年金融海嘯後,中央推出4萬億元刺激方案,當中部分流向基建,另一部分流向房地產,引發泡沫。其後中央宏觀調控樓市,銀行收緊放貸,一些資金周轉困難的內房企業,遂改向信托或發企業債募資,初時效果不錯,惟上述方式現時融資成本愈來愈高,埋藏已久的資金壓力遂開始顯現。
不過,第一上海證券首席策略師葉尚志認為,內房股供股集資「飽和」後,可能又會轉向發債或銀行籌資。
翻查資料,內房股股價今年以來普遍走低,早前供股集資的雅居樂和碧桂園,截至10月底止,兩者跌幅更達44%和33%,綠城中國(3900)、花樣年跌幅逾三成,僅恒大地產(3333)和中國海外(0688)表現較好未有下跌。
葉尚志推測,股價普跌可能源於市場對內房股戒心重。至於內房股未來會否受「限購令」及房貸放寬等利好因素影響回升,涂國彬認為不樂觀,因上述政策無改變內房股中長期困境,短期成交量上升並非來自剛性需求;建議投資者關注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有項目的龍頭一線股,不建議博二三線城市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