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擐㚚� | 閬��� | 擐蹱葛 | �批𧑐 | �蝱�� | ��钅�� | 閰閗�� | 鞎∠�� | �𧑐�𤩎 | ��閗���鞎� | ��躰�� | ����� | 憡𥟇� | 擃磰��
2014年11月19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路地觀察:《看電影的人》序(下)


湯禎兆

在我的內心深處,直以詹兄為把日本職人文化融入個人身份建構中的顯例。所謂「職人」,接近我們所用的匠人,指透過自身熟練的技術,以手工藝生產出成品的人士。早在江戶時代,他們已屬於士農工商中的「工」種人士,歷史上一向對他們專心致志成就手藝的極致十分推崇,尊稱所擁有的技術為「職人藝」。由於江戶時代逐漸形成經濟社會,都市發達的社會條件自然促使職人文化趨盛,擁有不同技藝人士都可以受人欣賞,從而改變命運。當然以前主要是以師徒制來傳承手藝,到今天雖然不至於絕跡,但也隨着社會形態的改變而有所調節。如果詹兄是現代的電影評論職人,那傳承的憑依除了源自同流者中外著述的思想刺激,最重要的肯定就是電影作品本身的啟悟。

作為寫作人,當然也是一種「手工藝」的職人;而大家手上的這本《看電影的人》,更屬經年醞釀刻苦而成的「手工藝品」。詹兄的職人魂固然不容置疑,而且所經歷的大抵亦與世界各地的職人互通聲息血脈,在有限的園地空間中掙扎求存,一方面要適應環境生存,但同時也透過重寫與增補的編修過程,令筆下的文稿不至於完全受制於外在的羈困,在進退之間張弛角力,以生命的時間及重量去打磨手上的成品。

此所以在厚重沉實的著作中,我們不難發現詹兄的興趣雖然廣闊,中外古今的電影均可縱橫統涉,侃侃而談;可是一旦仔細審察,定能窺探出對自由獨立脈絡氣息的執着與動情。詹兄對紀錄片的銘心注目,對美國獨立電影大師卡薩維蒂的推崇備至等,均可讓人從中嗅出由文字到人生的精神價值體認,再結合他經營獨立書店的軌跡,自然可以得到電影與人生有機結合的判斷。

數年間,我有幸曾到「有河BOOK」作短講,以破爛不堪的國語分享對邱禮濤電影的微末看法。回頭再看,或許便已蘊存流露出詹兄邀約的獨特意含,他選擇的視角往往對邊緣奇詭的先鋒充滿感情;一旦把矛頭放回人所共識的流行焦點上,就會嚴苛審視,務求找出與別不同的角度,尤其在反省的要求更上層樓(可見針對魏德聖及楊德昌的文章),從而成就出詹正德看電影的立場來。

相關新聞
百家廊:邊落葉,邊花開 (2014-11-19) (圖)
琴台客聚:一扇國學的窗子 (2014-11-19) (圖)
翠袖乾坤:香港娛樂圈為何出現斷層? (2014-11-19)
天言知玄:錐子臉 (2014-11-19)
生活語絲:神棍橫行 迷信復辟 (2014-11-19)
隨想國:枕與寢 (2014-11-19)
路地觀察:《看電影的人》序(下) (2014-11-19)
百家廊:鄉下親戚 (2014-11-18) (圖)
琴台客聚:殺人王姓什麼? (2014-11-18) (圖)
翠袖乾坤:小 城 (2014-11-18)
海闊天空:漫遊大學校園 (2014-11-18)
見多識廣:SAT洩題誰之過? (2014-11-18)
思旋天地:香港下一代不應忘記歷史 (2014-11-18)
淑梅足跡:快樂人 韋綺姍 (2014-11-18)
百家廊:豆腐一條街 (2014-11-17) (圖)
琴台客聚:其實不很熟 (2014-11-17)
翠袖乾坤:史上最強情敵 (2014-11-17)
跳出框框:下台階 (2014-11-17)
生活語絲:出版文集 (2014-11-17)
思旋天地:1117列車啟動 (2014-11-17)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撟游漲鞎⊥錇��鞟�埈�� 
2020撟游�拇� 
2019�典�见�拇� 
�屸���塳璇苷�卝�滢耨閮� 
鈭墧散����𤾸�滩店憭扳� 
擐硋�蝎菜葛瞉喳之���慦㘾�𥪜陸�� 
撱箏��70�𪂹撟� 
�鴌�錇�𥼚���2019 
�鰵��见�删���瘥坿�箇�𡒊𢥫�� 
�抅�𧋦瘜�30�𪂹撟� 
��𥕦�銝齿�� 
擏鞉葛�券�𡃏�滨�罸�𧢲𦆮�𠯫 
蝘穃肟瞏格��𨺗璅���匧僑�虾 
��䀹�閖�擧惣�㘚 
擐蹱葛��躰�脤�睃陸隢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