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病人醫護權益協進會召集人龐朝輝醫生(左)及成員賴偉達醫生(右),促政府為患者提供符合國際治療指引的一線標靶藥物安全網資助。 資料圖片
新聞撮要
近年不少癌症均以標靶藥作為一線治療方法,不過標靶藥費用高昂及未列入政府的藥物資助名單,未必每個病人都得到治療機會。病人醫護權益協進會經調查發現,約七成受訪癌症病人及家屬擔心藥費問題,近三成需變賣物業套現支付藥費。有九成半醫生指出,曾有病人因藥物價錢問題,得不到最合適藥物,甚至停止治療。■節自《近三成癌症病人賣樓買藥》,香港《文匯報》,2014-11-19
持份者觀點
1.患大腸癌病人:去年初接受標靶治療至今,已花費90多萬元,靠積蓄及變賣投資產品應付藥費開支,擔心要繼續變賣家當,以應付藥費及生活費。
2.病人醫護權益協進會:政府應加快更新藥物名冊,擴闊安全網範圍,包括涵蓋大腸癌標靶藥物,杜絕「無錢無藥醫」。
多角度思考
1. 根據上文,指出癌症病人及家屬需變賣甚麼東西來支付藥費?
2. 參考上文並就你所知,指出藥價過高對癌症病人的治療產生哪些消極影響?
3. 你認為政府可以採取哪些措施來杜絕「無錢無藥醫」的現象?■香港文匯報記者 戚鈺峰
逢星期一見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