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同學認為通識教育科沒有甚麼可以溫習,到考前只拿荋X本課本和溫習筆記,翻了幾翻後便感到毫無頭緒。同學有沒有想過為何會這樣呢?其實,問題在於學習方法上。部分同學或許太過依賴課本和老師提供的學習材料,而自己平日缺乏主動學習,最終對通識科產生抗拒感或不予重視。以下將列出一些自主學習的方法,讓同學們能有效增進學科知識。
瀏覽政府新聞 研習多個議題
首先,同學可經常瀏覽《香港政府新聞網》以了解特區政府的最新消息、政策的背景資料及相關觀點。同時,可以參看不同部門的新聞稿及官員的重要演辭,從中吸收撰寫文章的方法和運用不同字句的技巧。由於這些內容大多涉及一些備受關注的議題,例如討論本港因應海外爆發伊波拉疫情而採取的新措施、政改諮詢、節能減排等,對於研習今日香港、公共衛生和能源科技與環境的議題有莫大的幫助。
其次,同學應閱讀不同類型報章,以了解不同人士及不同角度的觀點。這樣可以啟發同學們多角度思考,並能就不同持份者的想法及不同人士的立場作批判性思考。現時智能手機應用十分普及,同學可以利用智能手機的截圖功能,將有關新聞及資訊拍下,並以不同單元或議題分類,方便日後溫習。
參加交流計劃 以經歷作答
再者,同學不妨參加由教育局舉辦的「中學生內地交流計劃」。正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同學通過交流經歷,從而提升對國家歷史、文化及發展的認識。加上交流計劃與通識教育課程相互結合,對增加個人成長與際關係、現代中國和全球化單元的知識裨益匪淺。同時,當同學有深刻的體會後,亦能以相關經歷作為答題例子,一舉兩得。
最後,製作筆記方面,我建議同學買一本比較厚身的筆記簿,然後將筆記簿分為6個單元,每個單元可以記載相關的概念字、新聞或一些自己撰寫的感受,這樣做可以令自己對有關內容的記憶加深,考試便無往而不利。
以上幾點乃希望同學將通識教育科融入生活當中,通識教育科非茩垠I誦資料的能力,只要同學能融會貫通,成績必定十分理想。■陳家裕 天主教伍華中學通識教育科教師
逢星期一見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