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李紅稱,《企業集體合同條例》有助維護勞資和諧關係。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科研處處長丁力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對於廣東省和港企來說,《條例》是一把「雙刃劍」,員工利益保障了,企業卻可能說走就走。政府應該放手,讓勞資雙方進行博弈,這樣效果可能更好一些。
丁力表示,新條例元旦實施後,將使員工提高對企業的預期,他們自然高興可利用自己的力量與老闆談判,提高工資。此外,廣東省每年最低工資又上調10%以上,如此一來企業又難以接受。
港企毛利低日子難過
他強調,因為勞動者處於相對弱勢,政府協助維護其利益是對的。不過,眼下包括港企在內的廣東省傳統製造業企業面臨巨大的壓力和衝擊,包括工資近五六年來成倍增長、時常出現勞工荒,原材料和社會生活成本上漲,勞動生產率難有大幅提高,許多港企的毛利率已經很低,日子越來越難過,「如何給員工加工資。」
現在,許多港企撤離廣東前往低成本的東南亞,這對廣東工業發展和就業也是不利的。他建議政府不要過多地參與進來,學習西方國家工會和資本家聯盟,讓他們通過利益的博弈來達到平衡,這樣效果會更好些。
律師:第三方調解易淪「踢皮球」
廣東星辰律師事務所律師李紅認為,《條例》是積極的信號,有助於勞資雙方平等協商談判,但是其中的條款多為原則性的,具體落實效果還有待觀察。
李紅認為,目前國企都有工會,民企則很少有工會,難以組織起來,短期港企和民企等難以有員工能組織起有效運轉的工會與企業談判,他們要組織起來仍有很長一段路走。現在的問題是,當員工或企業提出的條件達不成一致,僵局該如何化解?而且如果企業不執行勞資雙方共同協商結果,新條例稱員工可以第三方如工會組織、基層人民調解組織等參與調解,但因涉及部門多,故容易造成「踢皮球」的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