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林琿表示,加盟「天基絲綢之路」國際太空衛星科技合作計劃,有助聯盟方的衛星資訊共享。 曾慶威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歐陽文倩)做環境監察,可能不少人想到近距離考察,但其實地面或半空均有不少限制,若使用衛星則方便得多。林琿解釋,由於香港受到珠江三角洲的影響,若做地面調查,當中有山、有河、要過境,很不方便;即使於飛機上考察,單是香港、澳門、深圳、珠海和廣州5個地方,已經各有機場,要飛行也找不到空檔「插隊」,還要部隊批准。唯一方便讓珠江三角洲合作的,就是用衛星遙感。
不過,香港做衛星科研有一定的「罩門」。由於香港多雲多雨,用一般機器從太空拍下來,雲層會擋住不少景象,林琿表示︰「看得到的光譜是透不過雲的,所以我們就利用長波,用雷達遙感去做,去充分利用光譜,這甚至不受光照或降雨影響。」
雖然香港有其獨特之處,但與其他東南亞地區同處於熱帶、亞熱帶,即「季風區」,令香港和聯盟內的其他地方有了共通之處︰面對一樣的災害-颱風、強降雨、泥石流、洪水;這些地區種的植物種類也差不多。
學校商界互惠互利
林琿坦言,加入聯盟最大的挑戰,是學校和商界互助合作,「大學老師追求先進,別人沒做過,我去做,這才能在學術期刊上發表文章;商界、業界則是要解決實際問題,先進與否不是重點,應用才是關鍵。比如說洪水來了,要知道會造成多大損失,填海區有沒有下陷,房子會不會倒塌。」
不過,他認為大學研究人員投身應用研究,也不會影響他們在學術領域的突破,「業界既會給學校提供經費,這樣院校就可以聘請更多研究生、更好的老師去做研究,以更多人力來提供服務;又能幫社會解決問題,感覺還是很值得的。大學的責任有三方面,如果在生產和傳遞知識以外,沒有了服務社會,就和社會離得太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