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本港青年慨嘆創業艱難,李凱榮跳出香港走進內地,短短兩年間,從十萬元起家,現時已是一間估值上千萬元的連鎖小食店。對於會否回流香港,李凱榮坦言於本港創業艱難,不論租金、薪金及食材成本均高得難以負擔,相反於內地創業十分容易,稱要在香港創業猶如「在香港等一世」。
既然北上創業如李氏般所言容易,在他眼中內地創業的成功之道又是什麼呢?李凱榮說:「現時的內地就像三十年前的香港一樣,只要將三十年前香港的成功之道搬來就行了。」在之後的訪問中,李氏亦不停重複上述觀點,他解釋因內地經濟正處於起飛階段,情況猶如三十年前的香港。
「錢搵錢」不如「橋搵錢」
大環境適合中小企生存當然重要,而創業家自身素質亦十分重要,他自己的成功之道是靠「諗頭」,他直言「很多人以為『錢搵錢』是好方法,其實更好的是『橋搵錢』,只有『橋搵錢』的生意才能長久發展,不論是本港抑或內地也是商機處處,只是香港入門門檻十分高。」
內地夥拍本地人省麻煩
不過,港人於內地創業也非輕而易舉,李凱榮指不論法制以至文化方面都有一定的適應期,由於港人所開設的企業會被視為外企,所以不論稅收以至公司註冊上,亦比內地人困難得多,並需往多個部門申請,所以他最終選擇與內地人合作,以節省過程中手續。
內地部門結構錯綜複雜也屬罕見,李凱榮親歷其境,苦訴着「一間舖要四個牌照許可,並分四個部門管理,不過各個部門的收費及流程均不會公開,很多時視心情甚至你有沒有『關係』而定。」他表示,曾經受到監管部門查舖時指不能發牌,但又不能提供解決辦法,令李氏為之氣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