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天壯 新界社團聯會副理事長、屯門區議員
即將發表的施政報告以及二月發表的財政預算案,是「佔中」行動結束之後香港政府對未來發展的第一份藍圖。毋庸置疑,「佔中」對香港經濟、民生、社會都帶來了不可低估的破壞,更一度令國際社會對香港競爭力產生質疑。因此即將發表的施政報告及財政預算案,對香港的未來至關重要,也是香港政府能否重振民望的關鍵。
財政司司長已經表明,在其任期內,預料庫房都會有盈餘,如此,政府更應加大紓困力度、積極投資香港未來,向全社會及全球展示,「佔中」過後,香港仍能保持國際大都會的奪目光彩。
短期而言,政府應推出各項利民紓困措施,如提供1,800元電費補貼、公屋居民免租一個月、額外發放一個月長者、綜援、傷殘津貼、增設生果金「福建計劃」,讓更多長者受惠。「佔中」霸路、阻人「搵食」,令眾多行業都蒙受不同程度的經濟損失;外部環境方面,環球經濟仍然不明朗,通脹的問題也未見緩和,政府推出這些短期措施可收雪中送炭之效。
長遠而言,政府需加快增加房屋供應,解決市民住屋困難,也應該盡快設立退休保障制度,同時加快興建邊境商貿城以紓緩北區水貨客問題,致力提升本港接待及消費能力以解決內地訪客引致的民生困擾,以及加快增撥資源改善公營醫療服務。
在經濟方面,政府可探討解放家庭主婦生產力,透過加強培訓、提供幼兒託管服務,協助她們重投勞動市場;再者,政府亦應加快發展大嶼山、新界東北與新界西北等地區,須知這些地區發展潛力深厚,且具有毗鄰內地的地理優勢,當港島北、九龍等市區已經呈發展飽和之勢,如果新界發展得宜,將是未來帶動香港經濟發展的火車頭。
政府必須對「佔中」後的政局作出有效回應。歸根究底,「佔中」的發生原因在於一些人對於「一國兩制」、「普選」及「人大決議」等問題存在不少誤解,有人甚至以為「公民提名」乃合法訴求。「佔中」結束之後,相信公眾都已認識到違法抗爭絕不可取,只會對民生經濟造成深遠貽害。政府須好好利用這一時機,如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張榮順所言,展開「佔中」反思,並進行「一國兩制」再啟蒙,方能避免「佔中」重演。
總括而言,特區政府本就面對眾多挑戰,去年的「佔中」事件,對政府而言更是前所未有的考驗。期望事件結束後,特區政府能發表一份全面、長遠、具針對性的政策綱領,重振市民對未來發展的信心,為維持香港的繁榮穩定注入強勁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