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5年1月16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聲光透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影評:柏林舞台帶起中國電影《推拿》


放大圖片

走出國門,登上世界舞台,乃時代大趨勢。華語電影參加歐洲三大電影節,為推廣電影造勢,有利發行。

柏林電影節對華人電影友善,最高榮譽金熊獎頒過給《紅高粱》(1988)、《囍宴》(1993)、《香魂女》(1993)、《圖雅的婚事》(2007),其他銀熊獎不計其數。

角逐2014年柏林電影節的最佳電影有20部,3部來自中國:刁亦男的《白日焰火》奪得金熊獎,而《推拿》的攝影師曾劍,贏得傑出藝術成就獎,《無人區》則空手而回。

心水清的影迷會留意到,張藝謀的《歸來》同年只能在法國康城的非競賽單元亮相,而許鞍華的《黃金時代》在柏林電影節閉幕曲終人散時放映,至於吳宇森的《太平輪》甚至沒在三大影展中出現。

為甚麼中國影迷要留意國際形勢?不關心的話,便只會留在馮小剛《私人訂制》的層次。

《推拿》繼柏林後在2014第51屆台北金馬影展再贏六大獎項,包括最佳劇情片、改編劇本等。

《推拿》原著小說講出中國按摩業黃金時代,盲人職場裡的男女關係。畢飛宇的這個另類故事,獲得茅盾文學獎,而編劇馬英力能衍生出有趣的人物關係和緊湊的劇情,導演婁燁則拍出張力,咄咄逼人。此外,演員與失明人士混在一起表演,觀眾完全分不出誰人在扮盲,化妝和盲人動作指導應記一功。

畢飛宇於小說中生動地描繪了盲人的內心情慾,講出失明男女的關係跟主流社會現象一樣,加上電影呈現逼真,讓一直漠視問題的人自省。

曾劍先後在柏林和台北獲獎,當然有理由。此片幾乎全用手提攝影機拍攝,他利用天然光線、直接角度,讓演員表情自然流露。另一方面,婁燁也不會在寫實前提下閃閃縮縮,例如盲人在鏡頭前做愛,拍得自然。此外,盲人上妓院、鍾情某位姑娘,亦是此片其中一條主線。這些情節在主流電影裡幾乎看不到,但這部誠實的文藝作品要走「出口轉內銷」的迂迴道路才能贏得關注,先在柏林揚一揚眉,然後轉戰台灣,挾着聲譽來到香港,才會受小眾關注。

《推拿》故事有趣在人物。盲人老闆能吟詩、跳舞,按摩中心裡有顧客經常爭奪的美貌姑娘,有從深圳來投靠老闆而陷入熱戀的技師,有聞到女人氣味而對愛有渴望的小子,亦有在附近工作的可愛髮廊妹等,各有獨特人生,每人皆有趣。

此片製作認真,編、導、演和製作人員各有貢獻,化妝、音樂找到歐洲高人助陣,另有盲人專家來指導,不談內容,能在製作質素上達到如此水平,並參加柏林電影節的華人電影,一年最多也只有三、四部。■文:張錦滿

相關新聞
《飛鳥俠》英雄莫問出處 (2015-01-16) (圖)
影音館:《狂野行》未必完全治癒的旅程 (2015-01-16) (圖)
流金歲月:群星閃耀的晚上 (2015-01-16) (圖)
影評:柏林舞台帶起中國電影《推拿》 (2015-01-16) (圖)
2014內地與香港電影票房盤點 (2015-01-09) (圖)
影訊:金馬連環睇 (2015-01-09)
對照記:《實驗囚室》挑戰人性的cosplay (2015-01-09) (圖)
視事追擊:音樂世界的叢林法則 (2015-01-09) (圖)
《養慾之恩》災難後遺症 (2015-01-02) (圖)
影音館:《戀愛魔法》24年不倒的〈Christmas Eve〉 (2015-01-02) (圖)
影訊:「美少女」重現銀幕 (2015-01-02)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聲光透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