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5年1月23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譚惠珠:依法普選勝原地踏步


放大圖片

■譚惠珠在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中央及特區政府無意「清走」港人的民主訴求。 劉國權 攝

「佔領」不會改變「三個堅持」 港人對基本法討論不可淪字面解釋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曾少妍)違法「佔領」慘淡告終。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委員譚惠珠在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中央及特區政府無意「清走」港人的民主訴求,「佔領」行動也不會改變中央對普選特首的「三個堅持」:一是堅持在2017年實行普選;二是堅持普選須根據香港基本法及人大常委會的決定;三是堅持選出愛國愛港的人士。她又指,香港人對國民身份認同不足,令政改討論流於對香港基本法的字面解釋,重申「公民提名」不會發生,港人遵照人大「8·31」決定總比政改原地踏步好。

早前有輿論指,「佔領」亂局將令中央在香港政制問題上「寸步不讓」,譚惠珠在專訪中指出,「佔領」是龐大及長期的政治活動,對政改會否帶來反效果值得關注,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央政府對普選特首的「三個堅持」始終不變。

香港從來沒有剩餘權力

譚惠珠分析指,整場「佔領」行動揭示了香港回歸後,社會上對如何了解和實施「一國兩制」沒有共識,許多原本應該做的基本工夫做得不足,「無論是對香港人還是國際社會,一向都常介紹『兩制』,卻少講了『一國』。」

她指出,香港是直轄於中央人民政府,基本法第二章清楚闡明香港權力是源自中央,香港是行政、立法及司法的機關,立法會議員所行使的權力,都是由基本法所授權。

她並強調,「一國」的重要元素是主權,主權屬於中央,香港從來沒有剩餘權力。因此,在考慮政制問題時,如果要發明「公民提名」、「公投決定」等香港本來沒有的權力,並要求中央跟從或接受,是不能成為事實的。

以往靠課堂 現活在互聯網

譚惠珠承認,「一國兩制」是新事物,香港的青年人絕大部分沒有接觸過回歸過渡期的預備委員會、籌備委員會及香港基本法起草過程,因此對「一國兩制」中,中央與地方關係並不了解。回頭看,香港對於相關條文的宣傳及教育工作做得不夠,「香港以往習慣用課堂講座傳達訊息,但下一代生活於互聯網中,因此要考慮如何真真正正接觸到年輕人。」由於他們對國民身份的認同、對國家和香港的近代史認識不足,難免缺乏對國家民族的觀念。

譚惠珠坦言,在上述背景下討論政改,香港人往往流於對香港基本法字面的解釋,而忽略了對特區政治體制的構思和作用的了解,令政改問題很容易產生爭議。同時,政治體制改變涉及許多見仁見智的觀點與角度,亦牽涉議席及黨派利益之爭,所以非常容易偏離基本法的原意。

但她重申,中央及特區政府無意清走下一代的民主訴求,相反正在努力回應,但關鍵是訴求本身必須符合憲制安排,符合合法手段爭取,符合在公眾利益及尊重別人權利的情況下進行。

讓年輕人合法爭取民主

譚惠珠強調,除了特區政府外,行政立法代表、教育界及傳媒界等都應肩負社會責任,反思如何讓部分激進的年輕人,能合法合理合情地爭取民主,「工程是浩大的,因為問題積壓了十多年,但非做不可。」

她亦深信,港人對「一國」的了解非常重要,包括必須明白特別行政區有責任維護國家主權和安全、領土統一及國家發展利益,否則連基本身份及立場都會出現錯誤。

目前,特區政府正進行第二輪政改諮詢,譚惠珠認為當局已清楚交代討論框架,社會各界可發表意見,但強調「公民提名」不會發生,人大「8·31」決定的選擇亦總比政制原地踏步好。

相關新聞
「佔」拖港後腿 宜居排名插水 (圖)
2015年最適宜居住地(只列部分)
商界議員齊批反對派拉布禍港 (圖)
何濼生:「佔」損兩地關係恐陷「惡性循環」 (圖)
袁國強:基本法定普選法律基礎 沙田區會大比數通過挺依法落實普選 (圖)
譚惠珠:依法普選勝原地踏步 (圖)
珠姐:爭民主輕法治做法錯誤 (圖)
「不合作運動」終要下一代「埋單」
中央官員晤反對派 林鄭願安排 (圖)
引入《國家安全法》建議應先作深入研究
葉太:廿三條不立 外力「港獨」心不死 (圖)
吳秋北:廿三條拖到2047﹖ 反對者「心有鬼」
京政協港委員倡帶頭促青年交流 (圖)
調查報道:電郵揭陳健民催「佔」暴力化 (圖)
與「中情局分店」關係密切
縱容暴力撕破「和平」假面具 (圖)
「佔中」暴力衝擊事件簿
公民黨「大內總管」非禮表證成立 (圖)
「黃絲漢」涉屈反「鳩嗚」者斬人 (圖)
旅巴「無人駕駛」 撞跑車衝入地舖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