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5年1月28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琴台客聚:余光中:散文要革命


彥 火

近日,獲黃維樑兄惠贈《壯麗:余光中論》,花了幾個晚上,通讀了一遍,雖然文章體例不一,略欠系統,仍然受益匪淺。

維樑兄說,余光中彩筆的本領:

用紫色筆寫詩;

用金色筆來寫散文;

用黑色筆寫評論;

用紅色筆編輯文學作品;

用藍色筆做翻譯。

五色筆各擅勝場,繽紛璀璨。

從五色筆幾可全窺余先生的文學全貌。

這對我來說,是第一遭嚐到一桌余大廚的文學盛宴。

早年文藝青年時期,酷愛余先生的散文,一直覺得余先生的散文好過詩。想當然也好過其餘的三種彩筆。

這只是陋見而已。

那個年代,幾乎所有余先生的散文都有所涉獵,詩則是有選擇性地閱讀,其他文類看得更少。

喜歡余先生的散文是因為典雅。

典雅不是刻意的矯情。

我曾說過,雅極則俗,俗極則雅。

前者是造作,後者是功力。

能夠把凡俗的事物,寫成雅文章,才是高手。

余先生的散文就是此中的高手。

余先生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曾在寶島登高振臂高呼「散文要革命」的口號。

他尖銳地批評了三種留着辮子的落伍於現代文學運動中的散文 -

一是夾雜難纏的洋學者和國學者的散文,前者因食洋不化而晦澀,後者因食古不化而酸腐;

二是傷感濫情的花花公子的散文,做作地攀在泰戈爾的白鬍子上唱童歌、說夢話。用起形容詞來,揮金如土;

三是專門生產清湯掛麵無味作品的洗衣婦女的散文。他們把自己的散文說得乾乾淨淨,自以為推行的是文學的純淨主義,其實只是實行文學的赤貧主義。

這是對時下散文通病入木三分的針砭。

余先生還首次提出了現代散文的三要素,即彈性、密度和質料。

彈性,是指散文對於各種文體、各種語氣能夠兼容並包融和無間的高度適應能力,是採用各種其他文類的手法及西方句式、古典句法與方言俚語的生動口吻,將其重新熔鑄後產生的一種活力;

密度,是指散文在有限的篇幅中產生更強烈的美感。

質料,則指作家在遣詞用字的匠心,對文字的精心錘煉與選用。

這是達致好散文的必要條件。

他還撰文批駁了要求散文宣傳化、大眾化的論調。

許多宣傳家強調散文的實用性和宣傳性,而他的見解是:「純正的文學作品,正如辛克萊.路易斯所說的,也是一種宣傳,可是它沒有時空和對象的限制,它是最高意義的,永遠有效的宣傳,因為它不是實用的。」

余先生還指出:「五四以來的散文創作在大眾化上獲得了普遍的成功,但從普遍的意義上來看,尚未臻於豐富精美的境界。我們必須自大眾化的時代進入藝術化的時代。」 (之一)

相關新聞
百家廊:積極的個人主義 (2015-01-28) (圖)
琴台客聚:余光中:散文要革命 (2015-01-28)
翠袖乾坤:亞洲電視奄奄一息 (2015-01-28)
天言知玄:2015羊年生肖風水貼士(下) (2015-01-28)
生活語絲:天才林超榮 (2015-01-28)
隨想國:自知無知 (2015-01-28)
路地觀察:填飽大胃王 (2015-01-28)
百家廊:生意人 (2015-01-27) (圖)
琴台客聚:吳昊談通俗文學 (2015-01-27) (圖)
翠袖乾坤:舊蛇竇 (2015-01-27)
海闊天空:偶遇《灰姑娘》 (2015-01-27)
見多識廣:劍膽琴心曾敏之 (2015-01-27)
思旋天地:應着眼學生得益 (2015-01-27)
淑梅足跡:《今生無悔》喚醒盧沾 (2015-01-27)
百家廊:冬令暖食 (2015-01-26) (圖)
琴台客聚:唱歌學語文 (2015-01-26)
翠袖乾坤:蒼天問 (2015-01-26)
跳出框框:精明太太 (2015-01-26)
生活語絲:看《黃金時代》 (2015-01-26)
思旋天地:香港的「抉擇年」 (2015-01-26)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