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5年2月4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教育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俗語有段故:太歲頭上動土「咁夠薑」?


放大圖片

■「太歲」在人們的心目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圖為 大年初三「攝太歲」求平安是福。 資料圖片

甲:「新聞報道昨晚一個小賊潛進警察宿舍偷東西,當場被捉!」

乙: 「真是膽大包天,竟然在太歲頭上動土!」

「太歲頭上動土」,形容人膽大包天,招惹權勢,或者冒險做一些極有可能惹來大禍的事。

誤為「太帥」 大錯特錯

廣東話「帥」、「歲」同音,時而有人誤將「太歲」寫作「太帥」,以為「太帥」是將軍大帥等級的大官,招惹他們當然是不得了,其實是錯的。「太歲頭上動土」與招惹惡勢力無關。

「太歲」是中國古代天上一顆星的名稱,又稱「歲陰」星或「太陰」星。太歲星運行的方向由西向東,12年為一周天。古代方士測定太歲星行經的方位都是凶方,不吉利。

大興土木 必避太歲

漢代人特別相信陰陽五行和星相學,王充《論衡》裡清楚說明:「徒抵太歲凶。」太歲星是漢代人所最忌諱的,因此在建築房舍或大興土木的時候,必須避過太歲星行經的方位,否則不吉,嚴重者會招惹災禍。

「太歲頭上動土」原意指不顧禁忌,竟然敢在太歲星行經的方位上大興土木,後來才引用形容人的膽大妄為。

《水滸傳》第二回:「你也須有耳朵,好大膽,直來太歲頭上動土!」又在晚清長篇小說《負曝閒談》第一回:「周老三把帽子一扔,拿小辮子望頭上一盤說:『這還了得!不是太歲頭上動土麼?』」

書籍簡介:本書精選一百三十七個俗語,大多是常用而又富有趣味的廣東俗語。書中巧妙地通過現代生活的語境,引出俗語,然後追溯看似粗俗的口語在歷史上的根源,解釋俗語在漫長歷史中的演變,探討其古今用法。作者同時列舉大量俗語背後的故事,用貼近生活的例子說明俗語在不同的語境中的意義。■資料提供:商務印書館

隔星期三見報

相關新聞
棄「鐵飯碗」救校有成 梁紀昌「秋別」鮮魚行 (圖)
賣舖150萬差價 魚販無條件捐校 (圖)
盼與內地校結緣 嘆資助少工作多
鮮魚行學校事件簿
初中中史近代史佔半 9月落實
「生涯規劃」教師培訓額擬增兩倍
七成中小師讚「優化投訴」有效 (圖)
名師應試錦囊:「整合拓展」:審題30秒 留意關鍵詞 (圖)
俗語有段故:太歲頭上動土「咁夠薑」? (圖)
學通成語:上下其手 shàngxiàqíshǒu
尖子教路:備試「整合拓展」 先篩選後整合
言必有「中」:描述星星的你 不妨取經詩人 (圖)
社評雙語道:標準工時有期
騎呢遊學團:《HSM》角色陷兩難觀眾愛睇
英語筆欄:敗家子是「黑羊」 (圖)
談學論文:細讀杜牧《秋夕》知「畫屏」 (圖)
英語世界:但願多一些mom-and-pop小店 (圖)
藝育菁英:全港青少年繪畫日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教育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