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5年2月6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雙城記:北京的中學


何冀平

近日,筆者就讀的中學要出一本書,講述母校,我也應邀要寫文章。書稿還沒全,已經有出版社要出。這間學校在中國,尤其是北京,可以說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最廣為人知的兩件事:第一件是文化大革命中,在北京市中學裡,第一個打死了校長;第二件是一九六六年八月十八日,俗稱「8.18」,中學生宋彬彬,代表紅衛兵上天安門給毛澤東帶紅衛兵臂章,毛聽說她叫「彬彬」,認為太斯文,叫她「要武」。

近日看到一篇文章,寫北京的中學,很有意思。北京市中學的校名分三類:編號、地名、附中。編號校名從一開始,一中、二中、三中、四中,直到一百多,編號愈大的,教學質量愈差,只有一零一中學除外,因是從延安來的,一百分還多一分,特別好;以地名命名的很多,比如地安門中學、新街口中學、二龍路中學、月壇中學、培新街中學等等;附中是指大學的附屬中學,如北大附中、清華附中、人大附中等。當時的八所大學都有附中,師範大學有兩間附屬中學,一間是師大附中,一間是師大女附中。這些附中都是男女合校,只有女附中例外。師大女附中建於一九一七年,已有九十多年歷史。當年,考中學只考兩門課,語文和數學,女附中收的學生,都在一百九十八分以上,換句話說,差一點點,錯多一個字都考不上。

女附中的學生出身非富則貴,那個年月,富也富不到哪裡,連續不停的運動都整資產階級,富人也就是父母的薪水高一些,爺爺奶奶念過書或留過洋,家裡有少許家底而已。但貴就不同,是「真貴」,幾乎所有國家領導人,主席、副主席、黨政軍的要人,只要有女兒,百分之九十都在女附中上學。這些官家貴冑的「小姐」們聚集在一起,吐氣如蘭,氣度不凡,被民間稱為「貴族學校」。

女附中有許多特權,比如城裡的中學都沒有住宿,女附中有住宿;中學生的伙食費是一個月八塊錢,女附中是十二塊錢,國家多貼補四塊錢,連做飯的廚師都精挑細選,特別可靠,是退役的解放軍。每年「十一」大遊行,有一條隊伍由青少年組成,叫做彩虹大隊,由紅橙黃綠青藍紫七種顏色組成方陣,走起來如同彩虹飄動。第一個紅色方陣的第一排,永遠是女附中的學生,不知是否想讓天安門上的領導,看見自己的女兒,驕傲地走在青少年的第一排呢。

女附中的學生,一邁進校門,就知道自己高人一等,所以進到學校上的第一課,不是中英數,而是反對「驕、嬌二氣」。孰不知,這「二氣」是反不掉的,它生在骨子裡,融化在血液中。毛澤東說了那麼多,有一句特別有深意:「無不打上階級的烙印」。

相關新聞
百家廊:臭蟲,九香蟲 (2015-02-06) (圖)
雙城記:北京的中學 (2015-02-06)
翠袖乾坤:可能的幸福 (2015-02-06)
古今談:西藏東南是中國經濟希望所在 (2015-02-06)
方寸不亂:特首的女兒 (2015-02-06)
演藝蝶影:看《紅樓夢》引起的好奇 (2015-02-06)
此山中:華嫂,長龍店主 (2015-02-06) (圖)
百家廊:憶往「接受再教育」(下) (2015-02-05)
琴台客聚:歷史這個小姑娘 (2015-02-05)
翠袖乾坤:請酒容易派帖難 (2015-02-05)
海闊天空:有緣觀音像 (2015-02-05)
七嘴八舌:文藝書吧有市場 廣州熱到成都 (2015-02-05)
隨想國:台北回味 (2015-02-05)
獨家風景:待客有禮 (2015-02-05)
百家廊:憶往「接受再教育」 (上) (2015-02-04) (圖)
琴台客聚:余光中散文的壯麗 (2015-02-04)
翠袖乾坤:楊千嬅破冰門演唱會 (2015-02-04)
天言知玄:男神性格 (2015-02-04)
生活語絲:反電腦宣言 (2015-02-04)
隨想國:吃在台北 (2015-02-04)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