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香港國際室內樂音樂節每年吸引多名世界級樂手在香港獻技,帶來一系列高水平的室內樂音樂會。今年,出生於台灣的著名華裔小提琴家林昭亮再次擔任音樂節的藝術總監。今年55歲的華裔小提琴家林昭亮,和馬友友、小澤征爾一起被國際樂壇認為是最有名望的三位東方音樂家之一。今次我們便與他分享音樂人生的點滴感悟。
文=香港文匯報 林=林昭亮
文:您擔任總監的香港國際室內樂音樂節,今年節目上有何特色?
林:我是覺得每一年都有新的創作,今年的音樂家跟去年差別很大,有很多新的音樂家第一次到香港演奏。當然每年請來的音樂家都是世界一流的我最尊敬的音樂家。演奏者對樂曲深度的看法是最重要的,所以這些音樂家都非常有經驗、能跟大家短時間磨合出最好的效果,這些都是很重要的條件。
曲目上,想給香港觀眾帶來一些最受歡迎的作曲家,像莫扎特、貝多芬、勃拉姆斯、舒伯特,但我也希望帶來一些新的大家不熟悉的曲子,帶給聽眾新的享受。
文:香港每年音樂節很多,那您覺得室內樂音樂節與別不同的特色是甚麼?
林:室內樂能做得最好的標準是每個人都有默契,這個很重要。所以我知道怎樣把音樂家湊在一起配在一起,能創造最好的結果--這也是我個人累積下的經驗才能做到,所謂Personal chemistry其實很重要。
今年開幕是比較保守的莫扎特、貝多芬、勃拉姆斯,這三位也是維也納出來的三位最偉大的作曲家,但是從第二天開始就往其他方向轉,給觀眾新的口味,觀眾每一場來聽的話,會覺得像是不斷去新地方旅遊的感覺。六場每一場感受都不同,就像每次都到一個新的國家,去感受民族風味、景色特色和食物特色。
文:回顧您的音樂生涯,會認為這是一場值得的人生旅程嗎?
林:重新活一次的話我不會改變我的成長和職業性發展。作為音樂家給我很大的樂趣,我一生除了家人之外,音樂是我生命最重要的東西。走音樂的路一定要先非常熱愛音樂,然後將音樂當職業性演出時,你不能失去原來天真的熱愛感。一個小朋友看到一個很有趣的書或者電影,會終生難忘,而我五歲第一次拉小提琴的時候那種樂趣--那種讓我多興奮的感覺啊,我現在還記得一清二楚。我五歲的時候做的其他事情都完全記不得了,但就記得拿茪@把小提琴的那個感覺。
文:很多小孩子會覺得練琴蠻枯燥的?
林:任何˙X的音樂學生一開始拉琴都是難聽的。人家說林昭亮你小時候拉琴的感覺是像殺雞殺鴨的聲音,我說是啊很難聽啊,所以我們那時候鄰居都蠻體貼的讓我繼續練。但好處就是小時候我就感覺到如果你認真拉琴的話,會越來越進步,越來越上軌道。努力的話會有一個好結果,會有一個給大家交代的成就。做家長的現在都了解如果你帶一個小孩子長大,必須要叫他努力讀書或者其他方向發展,但我從小就不需要這個,我知道我開始練琴之後,就有這個經驗,練得多了,我就會有好的結果。
所以我覺得如果小朋友願意學一個樂器的話,會是一個心理上的鼓勵,因為你如果從小什炯ㄓ願意做的話,那不管從事什洧こ~都有失敗的可能,但如果你學一個樂器,即使不走音樂的路,學了幾年琴發覺有成就,以後處理其他事業的發展也會知道怎麼做。
文:學小提琴的人很多,但能成為頂尖音樂家的人不多,您會覺得自己是幸運的嗎?
林:音樂圈子中競爭非常強,有點像做那個職業網球手或者職業高爾夫球員一樣,一般人可以在不同level上有所成就,但最後做到最頂尖是最難的。所以我覺得,當然幸運很重要,但需要有才能和自己非常努力的心情。所以你要分析一個音樂家的成就,成功的原因是相當複雜的。每個人個性非常不同,有點像演戲,每個人感受都不太一樣,當一個明星演各種不同角色,可能每一種都不一樣,但都有他的特色時,你才知道這個演員是多棒。但另一個演員可能就沒有那個特色。但如果要做觀眾或者是樂評、讓其他音樂家來聽,我必須要能打動他們的心才行。所以很多學音樂的學生都能得到相當高成就--但再上一層樓,真正打動觀者的心的那一剎那的轉捩點,很多人都做不到。
文:您身上什炫S質正好和小提琴match?
林:我想小提琴是最像人的聲音的樂器,大家都喜歡聽好的人聲的歌唱,小提琴就是最接近的。能把小提琴的音色和演奏唱出來最重要。像我現在做老師最常用的一個詞就是sing,我一直鼓勵我的學生,這個樂句一定要唱出來。可能和我從小就有音樂性有關係,我喜歡從琴上去表達我的感受,因為如此,我才有音樂的前途。
文:職業生涯中個人努力和天分之間的關係是?
林:能夠心愛音樂是第一個條件,但能把心愛的音樂轉成自己做出來的聲音是另外一種學問。我覺得最重要還是才能,因為我小時候每個老師都說,你應該是百分之十的才能加百分之九十的努力,但老實說現在我知道,不是的,我是覺得應該是百分之九十的才能加百分之十的努力。你要是沒有才能的話,根本就不用做了。沒有才能是沒有希望的。
同時我發覺,你要有決心去做音樂上的發展,就要犧牲很多時間和其他方面發展的餘地。如果一個樂器要學得好的話,必須要很早就有專業性訓練,像體育一樣,網球明星都是六七歲就開始拿茪@個球拍打球了,如果你到十二三歲才開始學小提琴的話,太晚了,沒辦法,必須很早的時間要做一個commitment,這對家長和孩子來說都是個很大的決定。有時候會犧牲很多愉快的成長時光。因為如果一個小孩子要出國深造,爸爸媽媽就分開來--媽媽帶孩子去紐約、倫敦或者其他大城市去學琴,這個對很多家庭是很大的困難,以及收入、獎學金等等夠不夠支持孩子的發展都是很令人需要謹慎考慮的,做爸媽的責任非常重要。
文:您的音樂生涯中有經歷過很重大挫折嗎?
林:我生命上的第一個挫折就是我十一歲我爸就過世了,他是我家中最熱愛音樂的人。第二年我就離開台灣出國了,那時候年紀比較小,覺得出國是件令我興奮的事情,但其實我是個獨生子,所以那時候我爸過世我媽沒法跟我去澳大利亞陪我--像我現在有個13歲的女兒,我那時候是12歲漂洋過海一個人去悉尼,但現在如果要放我女兒去倫敦上學,我三年見不到她,我受不了的。我那時候沒想到我媽為了我的發展,犧牲了很多她自己的快樂日子。
當然小孩子的好處是可以適應得很快。尤其是用小提琴和音樂做你的語言,比較容易一點,但前幾個月還是讓我相當害怕的經驗,好在澳洲人非常友善,非常歡迎我,三年之後繼續去紐約讀書,又和我媽分開,這段時間我母親為了我的音樂,犧牲了很多。■採訪:香港文匯報記者 賈選凝 攝 :莫雪芝
音樂家小傳
林昭亮出生於台灣新竹,十五歲考入世界頂尖表演藝術家搖籃--紐約林肯中心的朱莉亞學院,師從於蜚聲世界的小提琴教母多羅茜.迪蕾(Dorothy DeLay);十七歲在西班牙蘇菲亞皇后國際小提琴比賽中奪冠後,成為著名ICM國際藝人經紀公司旗下最年輕的演奏家。
林昭亮的演奏以音色甜美、風格細膩優雅而聞名,他曾兩次獲得葛萊美獎提名,是第一位獲得英國「留聲機唱片獎」的華人演奏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