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半數業務改善 半數靠炒股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周紹基)踏入2015年至今只過了7個星期,已經有約100隻股份發表「盈喜」,數字較去年同期升12%,但涉及業務改善的盈喜個案,只佔當中約一半,其他的企業只受惠於股市上升帶動投資收益及資產值增加,在各個行業中,以金融業表現最突出,有24間金融類企業宣布盈喜。但值得一提是近年長期弱勢的金屬資源股,有5家企業盈喜,預示有關行業情況漸露曙光。
「春節長假後,港股踏入3月,將進入業績高峰期,發盈喜的股份,一般具短期炒作概念,畢竟績優股走勢有一定保證。」耀才證券研究部經理植耀輝表示,從盈喜公司數目增加,可大致推斷不少行業的經營環境正在改善,若盈喜股份的估值不高,將是股民吸納的機會,待業績公布前後出貨,相信可獲得一定利潤。
金融板塊成「大贏家」
今年的盈喜「大贏家」,當屬金融類股份,24隻金融股發出盈喜,包括國壽(2628)、國泰君安國際(1788)、海通國際(0665)、中國太平(0966)、中州(1375)等大型金融股。分析認為,內險股去年普遍受惠於手持的A股股份,在去年下半年大幅升幅,有關利潤一旦入帳,將大幅推高內險股的盈利表現。
相對於靠投資升值獲利的內險股,券商股及投資顧問股就實際地受惠於業務的改善,當中包括「滬港通」開通,內地券商股盈利均錄得大幅增長。而一眾規模較少的金融股,主力經營投資理財業務也獲得了「光環」,受惠強勁的管理費及投資收益,惠理(806)全年純利料倍,但其他的金融股如威華達(0662)、中國資本(0170)、威利(0273)等,則主要受惠於投資的價值重估,已獲得大量盈利。
除了金融股外,醫藥股表現也相當突出,主要由於醫療相關股受惠國策,而內地面臨茬q縮,反而令藥物的減價壓力降低。高盛就唱好發盈喜的利君(2005),給予「買入」評級;大摩更相信利君股價未來60日內將上升,因短期估值更吸引。
醫藥股估值偏貴宜慎選
但值得留意的是,目前醫藥股的普遍市盈率(PE)均在25倍以上,個別更超過30倍,投資者要小心選擇。惟植耀輝指出,部分醫藥股仍能交出每年約兩、三成的盈利增長,所以單計PE也不算太貴。
新經濟股退熱後重來
至於科技、軟件、家電及電子股,去年也有多隻股份「報喜」,市場相信,新經濟股的熱潮在去年下半年有退卻跡象,但業績反映其實有關公司的利潤並無顯著下跌,主要是前年及去年上半年,相關板塊被過分炒作,現時股價「回歸理性」下,料資金或重新回流新經濟板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