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資深動畫製作人、台南藝術大學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究所專任教授余為政。 伍麗微 攝
伴隨香港人成長的動畫有並不少,但大多以日美動畫為主,本地創作少之又少,最響噹噹的要數「麥兜系列」。香港真的沒有其他值得一提的動畫嗎?那麼鄰近的台灣又如何呢?
香港與台灣,因地理與背景的差異,動畫事業也有着不一樣的發展。適逢早前動漫基地舉辦「香港台灣動畫五十年大展」,展覽於去年台北「香港周」頗受好評,因而搬到香港再做一次。因此,港台動畫發展的面紗得以被揭開,並透過曾於香港從事動畫工作、後轉移台灣再戰的余為政教授的分享,得以一窺台灣動畫業目前的狀況。兩地彼此對照,或許有所啟發。■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伍麗微
余為政生於香港,因緣際會踏入動畫行業,曾擔任無綫電視與香港電台的動畫師,後來去台灣發展,加入當時首屈一指的宏廣製片公司,製作了長篇劇情動畫《牛伯伯與牛小妹大破鑽石城》。離開宏廣後,他成為獨立製片人,並開始推動動畫教育。他說,台灣動畫起步得很早,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已開始為荷里活動畫做後期加工,亦拍攝了一些頗有水準的動畫長片。然而台灣動畫業始終是以「為他人作嫁衣」而存在,欠缺原創性,未能發展出自己的色彩。
黃金時代
提到宏廣,余為政滔滔不絕。確實,對台灣動畫稍為認識的話,絕對聽過宏廣的大名,許多耳熟能詳的卡通人物,如米奇、唐老鴨、藍精靈、美人魚、泰山等角色,都曾交由宏廣做後期製作。從七十年代末成立,到八九十年代的極速發展,宏廣的規模一日千里,九十年代初已成為業界龍頭,員工超過一千人,合作對象包括迪士尼、Pixar、華納兄弟等,曾造就了多位荷里活動畫大師,如以《For the Birds》短片奪奧斯卡獎的Ralph Eggleston、《泰山》長片導演Kevin Lima等。
這家台灣動畫公司,最初也曾和香港動畫界有密切的合作。宏廣一般為客戶做幕後製作,項目又多又雜,但一年之中總有那麼三四個月的淡季,當時公司便打算製作一部本土動畫,余為政與幾位原畫師便着手做這件事。基於曾經在香港工作過,余為政頗有實驗精神地把故事背景設於香港。動畫的製作過程並不順利,因為美國動畫旺季到來時,畫師要放下《牛伯伯》,去支援加工生產。斷斷續續地做,《牛伯伯》終於在1984年完成,並成為台灣動畫的一個經典。經此一役後,余為政逐漸了解到台灣動畫公司的無奈──無法專注做自己的創作,一切以荷里活加工為優先。
本地資深動畫師盧子英提到這段歷史時也說,得益於加工業,台灣很早就將美國技術引入本土,但動畫產業也僅僅停留在技術層面,過多的幕後加工工作磨蝕了動畫師的創造力。
余為政亦說,台灣很少有原創動畫。宏廣好幾次有機會與香港導演合作動畫片,但最後因為種種原因失之交臂,最可惜的一次便是與徐克合作做《小倩》。這被喻為是台港動畫界最重要的一次合作,但由於徐克不滿意宏廣做出來的十分鐘片子,最終找了日本公司做。另一次失之交臂的合作則要追溯至1984年,當時胡金銓找宏廣製作長篇動畫《張羽煮海》,但他要求很高,要求畫師不能分心、只做他的片子,而且宏廣也無法做出八十分鐘的長度,最後不了了之。
以小見大
宏廣的工作模式容易讓人感到疲倦,無休無止的加工工作雖然帶動動畫產值,但畢竟這些都是人家的創意,後來余為政決定離開宏廣,做獨立製片人,至少這樣可以不用受制於大環境、可以做自己想做的項目。1997年,他找來蕭颯編劇,製作了《清秀山莊》這部長片,這時他已經感到台灣動畫業與以前不可同日而語,日漸沒落。1998年,由王小棣導演的《魔法阿媽》面世,這部動畫是由台灣人編劇、韓國公司生產,兩地的合作浮現一些此前不曾注意到的問題,譬如成本上漲、人才流失等。有見及此,他開始投入教育事業,鼓勵學生在學時期創作一些沒有商業元素、純藝術的片子。他提到近期的一些台灣創作,如由兔將創意影業製作,黃士銘、劉恩霖導演的動畫短片《蠱》,畫面做得非常好,可以媲美荷里活動畫,人人都讚技術很厲害,卻看不出是台灣片子。這也是為甚麼他關注動畫教育,只有技術欠缺原創性或本土色彩的片子,始終難以突圍而出。一個產業的形成,需要具備很多條件,他以韓國為例子,指韓國近年創意產業蜚聲國際,關鍵便在於政府政策與產業配合得好,而台灣政府雖然在2002年便提出「兩兆雙星」計劃,着意發展軟體、電子遊戲、媒體、出版、音樂、動畫、網路服務等產業,但效果並不突出。
更為堪虞的是,這幾年動畫圈盛傳的幾部大片,均因各種原因,未能完成。其一便是為慶祝中華民國成立100周年而製作的大片《孫中山》,本來政府非常支持,但由於太大想頭,預算控制不好,而且找來合作的日本公司想出來的方案不倫不類,孫中山、秋瑾等一眾革命人士變成具特異功能的忍者、武士,片子完全沒有民族氣質,而且100周年早已過了幾年,大家都覺得沒意思就不了了之。另一部是由張毅主導的3D動畫電影《黑屁股》,以流浪狗為主題,2011年開始製作,幾年下來花了港幣一千萬,卻只做出十多分鐘,據說片子不會做下去了。還有一部是由易智言、李烈主導的《廢墟之城》,易智言曾向記者透露這幾年一直忙着做這部動畫,但目前狀況也不是很樂觀,因為做了一半發現資金不夠,不知能否籌到錢繼續做下去。提到這些令人灰心的消息,余為政不免有些無奈,直言「台灣動畫沒有一部可以賺到錢的。」
余為政寄語動畫工作者,不要只着重於技術的表現和認為做動畫需要很多資金,也不需要複製日美的動畫製作模式,只要有想法,小資金也能做出好成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