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戰亂和轟炸,我們和中國鄰居一起行動;我們在隔離區食不果腹,但沒有放棄基本的文化追求,依然堅持閱讀文學作品、聽音樂......二戰時期的上海,對我而言,是名副其實的『人生課堂』。」89歲高齡、曾在美國卡特政府時期擔任財政部長的邁克爾.布盧門撒爾近日第七次回訪上海,對這座在二戰期間曾給予他全家「第二次生命」的城市再度表達感恩之情。
同時,布盧門撒爾證實:由其撰寫的、涉及二戰期間在上海避難經歷的回憶錄《從流亡地到華盛頓》已由中方翻譯完成,他個人非常樂意促成美國版權方與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對接,推動這部回憶錄的中文版在華出版。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納粹分子在歐洲瘋狂迫害殺戮猶太人之際,中國上海依然向這些猶太難民敞開懷抱。1933年至1941年,先後有數萬名猶太人逃往上海,在此避難或尋求中轉。布盧門撒爾一家是從柏林近郊出發、後來搭乘長途輪船抵達上海的眾多猶太家庭之一。當時他只有13歲。
在滬避難期間,布盧門撒爾一家曾居住在今天的舟山路59號內,年幼的布盧門撒爾曾一度靠為鄰居派送麵包等乾糧為生,「送麵包男孩」的形象令當時曾並肩生活的一些猶太難民及中國鄰居記憶猶新。二戰結束後,1947年,布盧門撒爾全家遷居美國。中國改革開放後,「送麵包男孩」布盧門撒爾先後多次重返中國,他的故事也成為「上海與二戰關係史研究」中最知名的口述回憶史料之一。
「猶太難民與中國人一起目擊了日本侵略者的惡行。」布盧門撒爾回憶,「日本佔領上海後,給我們留下的印象非常不好,在幾次轟炸後,我們與中國老百姓肩並肩處理一些無辜死難者的遺體,搶救傷員。而日本兵,是破壞者的形象。」
據史料記載,1943年2月,侵華日軍在上海虹口提籃橋地區設立「無國籍難民限定居住區」,即虹口隔離區。在隔離區生活期間,約2萬名猶太難民與同樣處在水深火熱中的中國老百姓同甘共苦,結下深厚友誼。
「在上海避難的日子,我明白了什麼是飢餓、貧窮,隨時可能面臨食不果腹以及傳染病的威脅。但即使這樣,在上海,我看到了人性光輝的一面,即使在最艱難的時刻,依然閃光。」
「我還記得距離家門口不遠的『老虎灶』,就是出售熱水的地方,還有這裡的街角有個咖啡館,華德路上路易斯咖啡館女主人製作的摜奶油特別好吃......」
布盧門撒爾在向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提供更多口述回憶的同時,還特別感謝上海在整理二戰期間猶太難民史料方面所作出的貢獻。他說:「是你們發掘了那麼多我兒時夥伴和鄰居的老照片,它們能在70多年後依舊保存完好,簡直就是奇蹟,它們勾起了太多回憶。」
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館長陳儉說,促成布盧門撒爾相關回憶錄在華出版,也是紀念館近年來的一大心願,上海市外事翻譯工作者協會為此已花費了大半年時間,目前已基本翻譯完成,希望二戰期間猶太「送麵包男孩」的故事今後能通過英文、中文等多個版本留存下來,讓後人更完整地了解這段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