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富豪雪糕車是香港人的集體回憶之一。 張偉民 攝
財爺看完電影《CHEF》受啓發,認為美食車可以引入香港。雖然政府本意是推廣本地特色食品,如魚蛋和牛雜,不過有學者認為,服務對象不應限於外地遊客,「只要吸引到本地人幫襯,遊客就會慕名而來」。
美食車賣甚麼會有人氣?財經評論員曾淵滄直言,「想賣甚麼就賣甚麼」,毋須迎合遊客口味。他舉例指,揚名海外的台北夜市,服務對象一直是本地人,遊客覺得能獲挑剔的本地人認同,食物質素一定不會差。他教路,本地人喜歡食甚麼,「去旺角行一圈便知」。間間都賣魚蛋?無所謂!「醬汁味道不同,就有不同市場。」
賣咩都好 忌大雜燴
中文大學市場學系教授冼日明亦認為,賣港式還是西式食物不重要,但就應該只擇其一,不宜中西混合,熱狗和魚蛋兼賣,做成大雜燴容易令人反胃。他舉例指,曾見到有外國美食車賣薄餅,照理是非常普通的小食,但因為兼售意粉和麵包,配搭得宜,看起來很有食慾。
至於如何定義「香港味道」,冼日明認為除了雞蛋仔、牛雜和魚蛋,車仔麵和港式點心亦是必不可少。港人愛出外旅行,故台灣的珍珠奶茶、日本壽司、韓國年糕,甚至墨西哥卷,在香港亦一定受歡迎。 ■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