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消委會宣傳及社區關係小組主席許敬文提醒消費者,在購買廉航機票前,要小心衡量風險。莫雪芝 攝
回程航班突取消 訛稱已致電通知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袁楚雙) 低成本航空公司(廉航)不時推出「超筍價」優惠機票,成功吸引不少市民乘搭。不過隨着廉航日益普及,相關的投訴也隨之大幅飆升。消委會昨日公布,去年接獲涉及廉航的投訴達764宗,平均每日接獲兩宗投訴,較2013年上升一倍,主要關於價格或收費爭拗,及航班延誤或取消。消委會提醒市民,廉航服務與傳統航班有異,前者有多種服務限制及隱藏收費,建議市民購票時小心衡量風險。
消委會去年接獲的廉航投訴中,價格收費爭拗為主要投訴內容,比前年急升2.2倍至298宗;服務質素則上升近3倍達165宗,航班延誤或取消有201宗,升幅為34%,上述投訴中,又以本港為基地的廉航公司投訴較多。
航班取消 改搭又爆滿
羅先生於航空公司網站訂購3張來回機票前往馬來西亞旅行,回程時航班取消,但羅先生不知情,需要先自費多住一晚酒店,及購買翌日機票回港。航空公司事後解釋,早在出發日兩個月前已取消該航班,並已電郵通知羅先生,不過羅先生反駁航空公司,不但未有確認他是否接收到訊息,更訛稱已致電向他確認。經消委會及小額錢債審裁處調解下,航空公司最終退回機票費用,但拒絕賠償酒店費。
另一個案陳先生在網上訂購兩張台中來回機票,出發日抵達機場時被通知回程航班已取消,並在職員建議下改乘同日的另一航班。但陳先生回程當日到機場方知航班超賣機票,機位已爆滿,航空公司再建議他乘搭另一航班,不過要到台北起飛,陳先生無奈接受,回港後投訴航空公司並要求賠償,惟航空公司拒絕,僅向二人致歉。
致電申追討 收100元手續費
消委會宣傳及社區關係小組主席許敬文透露,有投訴人曾經因為航班延誤想追討賠償,航空公司職員「教路」一定要致電申請方可追討,但當事人致電後又被告知要收取100元電話手續費,「你叫我打電話,原來打又要收費!」令當事人相當不滿。他指出,廉航價格雖便宜,但省下的成本卻在眾多古怪途徑收取費用,因此惹來消費者怨言。
他提醒消費者,在購買廉航機票前,要小心衡量風險,「如果航班取消,又要再買機票,最後隨時比乘搭傳統航線付出更多成本,包括追究的時間。」消費者可預先購買旅遊保險,檢查清楚是否接收電郵或電子機票用作確認資料之用。
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指,廉航不時推出優惠機票,卻屢屢發生同一帳單重複收費之類的收費糾紛,因此業界亦應該提高訂票系統的穩定性;另一方面提高訊息發放的透明度,確保顧客得悉航班最新情況,減少爭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