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5年3月18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百姓故事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桂百歲母定家訓享五代同堂


放大圖片

■逾百歲的周月蘭(左一)與大兒子一家住在一起,玄孫兩歲多。記者 唐琳 攝

自廣西巴馬成為著名的「長壽之鄉」後,廣西越來越多地區紛紛申報,「長壽」逐漸成為廣西的另一名片。據統計,2012年廣西百歲老人近四千名,且數量逐年增加。近日記者就在廣西恭城縣觀音鄉,尋訪到百歲老人周月蘭,其繁衍的子孫後代共53人。雖已年過期頤,周月蘭不僅身體健康精神奕奕,而且其定下的家訓一直維繫着大家庭的和睦相處,五代同堂,為人稱道。■香港文匯報記者 唐琳、蔣邵安 廣西恭城報道

周月蘭20歲就嫁到觀音鄉,從此在這裡開枝散葉。如今,她已經103歲,其大兒子也已年過八旬,最小的玄孫不到兩歲。每逢過年過節,五世同堂其樂融融的聚會羨煞旁人。因為健康長壽,子孫繁多,周月蘭在村裡遠近聞名,而老人的長壽秘訣也引起眾多研究機構前來研究。

引綫穿針 不過五秒

記者初見周月蘭時,她正坐在院子裡織魚網,對着陽光將麻線穿過針頭,不用超過五秒,「她穿針引線較年輕人快。」周月蘭的大媳婦周代英說,老人身體很好,沒生過什麼大病,現在年紀這麼大了,每天都會洗碗、剝花生,幹一些簡單的農活。

在採訪過程中,村裡其他老人過來對歌,老人立即哼唱起來。周代英說,老人很喜歡唱歌,因上了年紀,大家都聽不清楚她唱什麼,但她的聲音仍洪亮有力。

周月蘭沒有上過學,和許多世居在此的瑤族婦女一樣,伴着田地成長變老。周月蘭的丈夫在1976年過世,剩下當時65歲的她操持幾十人的家庭,雖說也鬧過矛盾,但是整體仍然和睦。

生活貧困仍供子女讀書

在大兒子周世坤看來,母親雖然沒有學過什麼文化,但她非常重視教育,生活再貧困都要供子女讀書,沒有錢她就去幫別人幹活,「我媽給我們家族的人定下了家訓,教育我們好好讀書,不准幹偷搶勾當,做事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周世坤說,「現在母親年事已高,家裡的事大多是我做主,我會把母親定下的規矩一直傳下去。」

雖然家族的人都居住在不同的地方,但若有重大事情,大家都會聚在一起商量。尤其是重大節日,全家族都要聚在一起,53人一個不落,要擺4桌才坐得下,很是熱鬧。

相關新聞
仁醫鬥死神 成功救病翁 (2015-03-18) (圖)
3年完成兩千肝膽手術 (2015-03-18) (圖)
桂百歲母定家訓享五代同堂 (2015-03-18) (圖)
瑤族油茶保健強身 (2015-03-18) (圖)
紫砂大師苦心傳承千年技藝 (2015-03-16) (圖)
籲藝人提升文化修養 (2015-03-16) (圖)
耗費心血捐贈東坡紫砂巨像 (2015-03-16) (圖)
八旬翁潛心塑羅漢 延續傳統文化 (2015-03-15) (圖)
為文化聖賢造像 (2015-03-15) (圖)
獲學界大師相助 (2015-03-15) (圖)
稚子走失 父八載尋親路漫漫 (2015-03-15) (圖)
「尋子之家」 失孩父母棲身地 (2015-03-15) (圖)
回流商人 成「兩會神器」第一司機 (2015-03-14) (圖)
餐飲老闆轉型 順路助人為樂 (2015-03-14) (圖)
一塊泡泡糖換來過海關 (2015-03-14) (圖)
教師辭職辦書畫社 紅牡丹綻放國際 (2015-03-02) (圖)
閩詠春繼承人 外爭榮光內揚傳統 (2015-02-26) (圖)
偏愛龍文化 籌建展示館 (2015-02-26) (圖)
老兵情繫非遺 欲復興「變臉」泥猴 (2015-02-25) (圖)
80後青年加入 瀕危技藝後繼有人 (2015-02-25)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百姓故事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