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張榮順。 資料圖片
──張榮順在香港基本法頒布25周年座談會上講話全文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頒布25周年之際,全國港澳研究會、香港基本法澳門基本法研究會在這裡舉行座談會,回顧香港基本法的制定和實施歷程,總結「一國兩制」偉大實踐的成功經驗,探討香港各項事業發展的機遇和面臨的挑戰,為香港和祖國內地的共同發展,為增進七百多萬香港居民的福祉建言獻策,這對於全面貫徹落實「一國兩制」方針政策和香港基本法,具有重大的意義。在這裡,請允許我代表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對座談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
利用這個機會,作為香港基本法起草和實施歷程的參與者、見證者,我想在這裡與大家分享對香港基本法實施的三點體會:
第一,理解和執行基本法的規定,要有國家觀念。香港基本法是中國的法律,在中國的領土上實施,怎麼理解和執行基本法的規定,必須也只能站在中國的立場,必須有國家觀念。我們講基本法規定的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的制度和政策十分特殊,這種特殊性是相對於國家主體實行的制度和政策而言的,脫離國家主體的制度來講香港實行的制度,也就無所謂特殊。這個邏輯雖然簡單,但已足以說明樹立國家觀念對於正確理解「一國兩制」和基本法的重要性。
怎麼把國家觀念貫穿於基本法實施過程之中?就是要以國家認同和歸屬為基礎,既講國家對個人權利的保障,也講個人對國家的義務;既維護香港實行的特殊制度,也維護國家主體實行的制度;既考慮香港本地的利益,也考慮國家的整體利益。站在中國人自己的立場,有鮮明的國家觀念,我們才能夠明確「一國兩制」是什麼、不是什麼,在根本問題上明辨是非、堅持原則。
非給某些勢力提供在港為所欲為空間
這裡有三條需要特別提出:一是,實行「一國兩制」方針政策,保持香港的特殊地位,是為了更好地維護香港居民的根本利益,更好地實現國家發展戰略目標,而不是要給某些勢力提供一個空間,讓他們可以在香港為所欲為,損害香港的根本利益,並進而阻礙國家發展戰略目標的實現。
二是,基本法規定的特別行政區制度,是國家對香港行使主權、實施管治的具體制度,是為了更好地實現國家治理,更好地實現包括香港居民在內的全體中國人民的根本福祉,而不是為了給某些勢力提供一個舞台,讓他們有機會奪取香港管治權,進而把香港變為獨立政治實體或者改變國家的根本制度。
憲法基本法構成港憲制基礎
三是,基本法是根據中國憲法制定的,憲法和基本法結合在一起,構成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憲制基礎,基本法的每一項規定都是為了實施憲法,把憲法規定落到實處,而不是像某些人所說的憲法在香港特別行政區沒有效力,進而通過排斥憲法來達到排斥國家主權、排斥中央管治權的目的。
第二,理解和執行基本法的規定,要有制度自信。「一國兩制」是一項偉大的構想,為了使其能夠行得通,香港基本法有着釵h制度創新。說它是制度創新,是因為這些制度在內地找不到,在世界其他地方也找不到。比如,基本法的解釋制度,香港特別行政區享有終審權的制度,還有目前正在熱烈討論的行政長官普選時,候選人由一個有廣泛代表性的提名委員會提名的制度等。
這些制度創新都是在香港居民廣泛參與討論下作出的,飽含着包括香港居民在內的全體中國人民的政治智慧,對於這些制度,我們要有高度自信。怎麼做到制度自信?
全面理解基本法規定 建制度自信
首先,我們要認識到,凡是需要制度創新的地方,都是遇到現成的制度無法解決的問題。對於基本法的制度創新,我們既要看其條文,更要看制定這些條文的歷史背景,當時遇到的問題以及解決辦法的選擇過程,也就是說,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全面理解基本法的規定,而全面理解基本法的規定,是我們建立制度自信的前提。
其次,我們要認識到,任何制度創新,都必須堅定地付諸實踐,言必行,行必果。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基本法,嚴格按照基本法辦事,難的不是遵守一般性規定,而是這些具有制度創新的規定。任何對這些規定的質疑,重啟已經結束的爭論,結果只能是原地轉圈,這不是解決問題之道,不是推動歷史進步之道。堅持制度自信,一定要以這樣的思想認識為基礎,樹立堅強的意志。
最後,我們要認識到,任何制度創新當然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敗,我們是堅信基本法的制度創新是能夠成功的,但最終要用事實來說話。正如鄧小平同志在回答對「一國兩制」質疑時所說的,「我們提出這個構想時,人們都覺得這是個新語言,是前人未曾說過的。也有人質疑這個主張是否行得通,這就要拿事實來回答。」我們今天仍然必須用這種氣勢來回答基本法實施中的一些爭議,並最終以成功實踐來終結這種爭議。這是解決問題,推進社會進步的必由之路。
第三,理解和執行基本法的規定,要有明確目標。貫徹落實好基本法的總目標是維護國家的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保持香港的長期繁榮穩定。實現這個總目標,要靠基本法提供的基礎和保障,更要靠廣大香港居民同心協力,建設香港、發展香港。我曾讀過一位著名建築家寫的一篇文章,他說,你要設計一個建築物,一定要想到30年後這個城市將會是什麼樣。我理解,這句話給我們這樣的啟示,即我們今天所做的事情,決定着有一個什麼樣的明天,而要一個什麼樣的明天,也決定着我們今天所做的事情,這兩者是相互影響的。
冀港社會少爭論多實幹 團結創未來
在貫徹落實基本法的過程中,了解基本法怎麼規定十分重要,要用基本法的這些規定做什麼也很重要,選擇什麼路徑來做成事情同樣重要。因此,對於香港的未來,香港社會必須凝聚共識,形成一個共同的願景,確立一個共同的奮鬥目標。有了這個願景,有了這個目標,再回過頭來看基本法的規定,研究如何貫徹落實基本法的規定,就不會是紙上談兵,就能夠發掘出基本法規定的豐富內涵,從而把基本法賦予香港特區的高度自治權真正落到實處,真正造福於700多萬香港居民。在基本法已經實施18年的今天,我真誠希望香港社會少一些爭論,多一些實幹,在愛國愛港偉大旗幟下團結起來,共同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註:標題及小題為編者所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