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李顯龍在國葬上發表40分鐘的悼詞及對父親的看法,其間數度哽咽。路透社
李顯龍哀國家失明燈 國葬前坐父身旁冥想
作為一國之父,也同時是一個家庭的支柱,對於李光耀逝世,長子兼總理李顯龍感觸至深。李顯龍昨日在國葬上,發表40分鐘的悼詞,分別用英語、馬來語及華語講述父親生平,以及對父親的看法,其間數度哽咽。李顯龍透露,在國葬儀式開始前,曾坐在父親靈柩旁獨處了數分鐘,靜靜冥想。李顯龍形容新加坡經歷了「黑暗一周」,父親的去世代表一直指引新加坡的明燈熄滅了,雖然父親無緣見證國家獨立50周年的里程碑,但值得欣慰的是,父親在有生之年,看到了畢生努力的成果。李顯龍將父親比喻為戰士,終其一生為新加坡而活,並用華語說:「跟着李光耀走,不會死的。」
拒被支配 不論英人或日人
李顯龍透露,李光耀年少時並沒立志要當政治人物,更別說當一名舉足輕重的政治家,曾祖父原本希望他成為一位英國紳士。然而當他經歷英國殖民統治、在日治時期吃過苦頭,這些危險和恐懼讓他難忘,驅使他展開爭取獨立的鬥爭。李顯龍引述父親說︰「我們都下了決心,從今以後,不讓任何人,不論是英國人或是日本人來支配我們。」
李光耀倡議與馬來亞合併為馬來西亞聯邦,為新加坡取得獨立地位。他努力不懈,實現了這個目標,可惜不久後新加坡就被逐出聯邦。李顯龍指這是父親生命中最痛苦的時刻,但事後證明這也是新加坡成功的轉捩點。
談及建國的艱難道路,李顯龍指出,星馬分家後,父親從百廢待興中建立起一個國家,當時最容易的做法,莫過於只爭取為數較多的華人支持,但他追求更崇高的理想,希望建立多元種族及宗教的國家,也不分語言,根據人人平等、任人唯賢、誠實廉潔和依法治國這些基本價值觀來建國。他嚴防種族沙文主義者,並向少數種族保證他們在新加坡的地位。即使將英語定為星洲的工作語言,他還是堅持保留母語,鼓勵族群保留自身文化、信仰和語言。
沙士爆發 憂的士司機生計
在星馬分家幾個星期後,李光耀大膽宣布:「在10年內,這裡將發展成一個大都會。別擔心!」他確實辦到了。他將紀律和法治貫徹到整個社會,確保在新加坡,一切問題都能解決。他讓年輕一代受教育,將勞資關係從罷工和對峙,轉化為勞資政三方合作,並大力提倡提升技能和生產力。他很關心新加坡人,李顯龍憶述2003年沙士疫情爆發時,父親十分擔心的士司機生計會因遊客不來而受影響,因此催促政府設法幫助。
李光耀贏得了新加坡人的信任,經歷過艱苦時期的建國一代,跟他有深厚的情感。李顯龍提及,一家知名餐館的女東主曾告知,她會一直支持李光耀,因為她知道他為新加坡做了很多事。李顯龍接着說︰「這位女士和她那一代人都知道『跟着李光耀走,不會死的』。」
李光耀也成功提高了新加坡的國際地位,他密切觀察並善於研判國際局勢,擴展了新加坡的戰略空間。在過去幾次重要轉捩點, 包括英軍從蘇伊士運河以東撤退、越南戰爭,以至中國崛起等,他的觀點和建議影響了多國看法和決定。
在這個過程中,他建立起了廣大的人脈網絡,與在任和卸任的政界要員保持良好關係。他認識自毛澤東開始的所有中國領導人,以及自詹森開始的每一任美國總統。他與印尼總統蘇哈托建立了密切關係,成為新加坡重要的外交關係之一。
李光耀推動了把機場從巴耶利峇遷至樟宜的計劃;吸引跨國企業前來投資、引進先進技術、開拓海外市場和帶來良好工作機會。若發現政策過時,他毫不猶豫改變想法,例如看到生育率偏低時,他取消了「兩個就夠了」 的生育政策,改而鼓勵生育更多孩子。他一向清楚應採取什麼策略,也知道策略須順應世局演變,絕不可固步自封。
快60歲時 仍讓他操心
李顯龍憶述,父親有一股自強不息的精神,堅持活到老學到老。他70歲時為了撰寫回憶錄,開始學用電腦,遇到困難就打電話向兒子求助,讓李顯龍一步一步教他如何保存文件或查找從硬碟消失的文件。
幾十年來,李光耀努力不懈地學習華文,每天早上在家邊剃鬚邊聽錄音帶,而且一生都堅持學習,甚至在他2月5日病重前的那一晚,他還在跟華文老師上課。李顯龍說︰「從建國總理身上,我們學會凡事都要盡心盡力。」而李光耀最擔心的是,年輕一代會忘了讓新加坡成功的要素是什麼。
雖然投身公職,但李光耀十分熱愛家庭生活。李顯龍透露,母親(柯玉芝)在父親生命中佔有很重要的位置。他們是一對很恩愛的夫妻,母親時時陪伴在李光耀左右、為他操心、幫他潤飾講稿,「他們是完美的夫妻檔,以及非常好的家長」。李顯龍表示,父親不是個感情外露的人,不輕易表達情感,但他深深地愛着兒女。
談到父親對兒女的體恤,李顯龍憶述第一任妻子名揚去世後,父母建議他靜坐,並給他看一些書。李光耀自己也難以平伏悲傷的心情,當他的老師叫他放輕鬆、靜下心來時,他答道:「可是如果我放下了,新加坡會發生什麼事情嗎?」
當李顯龍患淋巴癌時,父親建議他更認真地靜坐,認為這可助兒子更好地抗癌。李顯龍透露,母親去世後,年事已高的父親又開始靜坐,甚至打電話給李顯龍,建議他去見修道士,李顯龍也聽從父親的話。李顯龍感觸地說︰「那時我已經接近60歲了,而他快90歲了。可是對他來說,我仍然是讓他操心的兒子,而他對我來說,仍然是我敬愛和感激的父親,就像我小時候那樣。」
傳承心血 讓燈火永不滅
李顯龍總結時表示,自己雖然說指引新加坡的明燈熄滅了,但父親秉持的原則和理想,將繼續激勵新加坡政府、引導國民,他的事跡將啟迪一代又一代人。李顯龍引述父親的話,指出「我們希望一千年以後,新加坡仍然存在。這也是你我的責任」,大家有責任延續李光耀一生的心血,將明燈傳承下去、永不熄滅。李顯龍呼籲國民團結一致,為繼續發展新加坡共同努力,讓它成為世界上偉大的城市。 ■新加坡亞洲新聞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