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連嘉妮)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張榮順日前強調,實行「一國兩制」方針政策,是為了更好地維護香港居民的根本利益,而非為某些勢力提供為所欲為的空間。律政司司長袁國強昨日強調,落實香港基本法之目的是為香港人的利益,而非為政治團體的政治目的而「抬轎」,從而產生大家「不想見到的情況」。
非為政治團體政治目的「抬轎」
袁國強昨日在接受網台節目訪問時指出,在政治現實上,人大「8.31」決定不能推翻,而落實基本法的目的,是為了香港人的利益,而非為政治團體的政治目的而「抬轎」。
他坦言,根據目前情況,他對能否通過政改仍然感到悲觀,沒有改變過,因為不要說至今仍沒有反對派議員「轉軚」,甚至連考慮「轉軚」的議員也未見出現:「可能我職業病,起碼沒有證據支持我,由悲觀改成樂觀。」他更即場呼籲主持該節目的民主黨主席劉慧卿:「希望高抬貴手。」
在節目上,袁國強再提到降低「入閘」門檻,指此舉可以讓更多不同參與人競爭,而提名委員會委員也不能夠完全不理會市民對參選者的支持度,令高民望的參選人無法「出閘」。
他笑說:「若然他(參選人)在電視辯論表現得好,我不相信作為提名委員會的委員,他可以完全不理會這政治現實。我相信成為提名委員,至要相信他對自己的崗位負責任、要對自己的選民負責任。我相信每一個提名委員會的人,都不想給人罵到『狗血淋頭』,而且也想繼續擔任委員。」
就張榮順日前提到,香港基本法已承諾特首的產生方法日後可以再修改。他認同張榮順所說,既然基本法容許特首產生辦法在普選後再作修改,故中央不需要另作承諾,「我們的立場都很清晰。根據(香港)基本法附件一第七段,只要保留現時的第七段,2017年落實(特首)普選後,仍然可以再有其他優化。」
袁國強又認為,在法律上,承諾會牽涉內容、形式、由誰人承諾,及執行上的安排,且無論是政治上、商業上,承諾都有這些法律上的考慮,既然單純在法律角度考慮已經有很多問題,倘再加上政治和實際的考慮,問題會更複雜。不過,他明白到不少市民仍未放心,故會努力思考如何處理,而表述是其中一個可行的方法,因為這樣同樣可以令香港市民放心,也不用處理法律或其他複雜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