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郭兆東)警方計劃申請逾億元撥款,更換索引系統及情報系統的基礎設施,進一步提升檢控及情報追蹤效率。保安局昨日提交立法會的文件指出,索引系統可備存偵查時抽取的DNA樣本,更可自動將拍照及指紋資料數碼化,核實被捕者身份後加速檢控。若獲財委會批准撥款,目標在2017年啓用新平台設施,並於2018年年底完成系統遷移。
警方繼早前斥資2,700萬元購入3輛「人群管理的特別用途車」後,再度計劃申請撥款,全面更新「支援姓名索引電腦系統」及「刑事情報電腦系統」的基礎設施,務求進一步提升檢控及情報追蹤效率。
臨近使用年限 驗出組件老化
保安局在昨日提交立法會的文件中解釋,兩個系統臨近使用年限且被驗出多個組件老化,其中於2008年投入服務的索引系統,使用年限為10年,負責支援警隊、懲教署、海關、入境處及廉署的日常運作。文件指出,該系統是全港唯一具權威的刑事紀錄資料庫電子記錄,可因應司法機構要求,在判刑前提供記錄。
保安局舉例指,系統可編制刑事紀錄摘要及案件結果表格,以便在法律程序首日早上9時前送達法院,供判刑或判處罰款之用。
系統除紀錄刑事定罪與通緝資料外,也會備存非交通拘捕令,及偵查時抽取的DNA樣本資料。索引系統另一功能,在於將拘捕程序自動化,但凡有人被捕,系統可自動將拍照及指紋資料數碼化,直接駁上警方指紋系統,一旦核實被捕者身份,即可在法律程序展開前準備所需文件,以便加速檢控。
情報系統對上一次於2007年提升功能,可匯集犯罪活動資料並加以分析,包括協助警方調查「三合會」活動,評估本港「三合會」及有組織犯罪活動的範圍與勢力。當局指出,隨電腦效能日漸提升,現時使用的第三代系統可識別出黑點、模式及特別犯罪特點,有效調配警務資源。
目標2017年啓用 料可用10年
保安局強調,若索引系統運作中斷,將嚴重影響刑事紀錄備存,妨礙提交文件進行法律程序,警隊亦會因此無法確定某人是否屬通緝或失蹤人士,牽連其他執法部門。更換平台設施不會為系統增添新功能,但可會提供更穩定的支援,料新平台在遷移工作完成後可使用約10年,擬議的資訊科技非經常費用估計逾8,167萬元,2019年至2020年度起的每年經常費用估計逾1,395萬元,全年額外經常開支淨額近792萬元,估計啟用時已花費逾億元。
保安局計劃在今年第二季或第三季向財委會申請撥款,如獲財委會批准,目標在2017年啓用新平台設施,2018年年底完成系統遷移後,每年可節省維修保養費603.8萬元,人力資源「理論上」亦可節省524.2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