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李穎宜) 北京市民飽受霧霾天氣影響,引起全國關注。其實不單空氣污染能造成「穹頂」,高密度的建築同樣令香港面臨熱流「穹頂」的威脅。香港大學機械工程系針對本港的城市通風進行一項基礎研究,發現每年有約1%日子當風勢極弱的時候,建築物自身產生的熱風會向內走再向上升,造成「城市穹頂」(Urban Dome),令熱島效應及空氣污染惡化。負責研究的系主任李玉國坦言,現時科學界未能解決和移除「穹頂」問題,但建議政府可從減少街道上的阻礙入手,並建造更多底部架空的建築形態,增加風的流動。
李玉國昨日引用天文台資料指,香港地表風速由1968年的每秒3.5米降低至去年的每秒只有2米,在過去100年亦變暖2度,有關持續趨勢值得關注。因應有關情況,其研究團隊於2007年開始,就城市通風進行研究,他以中環為例指,該區有60%地方有建築物,平均高度為100米,「密度高的大樓引起相應的氣候問題,例如建築表面會吸收太陽輻射,令氣溫變熱;亦會減低風向的流動。」
有見及此,研究團隊就製作了一個水槽模型,測試密集建築下空氣及熱力運動模式,發現在模擬大廈密集而無風的狀況下,熱力會向內走,再向上升,形成「穹頂狀」情況,而有關熱流更會包圍城市,可令氣溫持續高企,污染物也難以分散。李玉國表示,香港每年1%的日子會出現有關情況,環境會變差,惟暫時科學界未能有效地解決「穹頂」,但會繼續進行研究。
促加寬街道 善用山坡風
李玉國又指,如日後的城市規劃有更多屏風樓及插針樓落成,街道風速會繼續下降;他建議可從根本入手,改善城市規劃方向,例如加寬街道,以充分利用山坡風促進城市通風;鼓勵建築界建造新大廈時,參考匯豐銀行總行的做法。架空底部的建築形勢,做法有助通風,同時「大廈外的廣告牌應盡量減少,否則只會阻礙通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