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5年4月9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台兒莊戰役77周年祭英烈


放大圖片

■101歲的老兵邵經斗、102歲的戰地記者蔣思豫在彈孔牆前緊緊握手。 殷江宏 攝

101歲老兵淚縱橫 「回到這裡太難過」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殷江宏 山東報道)77年後,曾親歷台兒莊戰役的國民革命軍第32軍142師425團2營5連士兵、今年101歲的邵經斗重回血戰地,撫摸着滿是彈孔的老房子淚流滿面。他向彈孔牆和無名英雄遺骸遺址連續多次敬禮,彷彿又回到那個硝煙瀰漫的戰場。

昨日是台兒莊大戰勝利77周年。台兒莊大戰參戰老兵、參戰將士後人及社會各界人士紛紛前往山東棗莊台兒莊遺址緬懷先烈。其中包括101歲的老兵邵經斗、102歲的戰地記者蔣思豫、第59軍張自忠軍長之孫張紀祖等。

血戰遺址 彈孔猶存

「回來了,回來了......」在台兒莊大戰遺址彈孔牆前,邵經斗老人一邊抹眼淚,一邊在不停地重複着這句話。據邵經斗回憶,當時他只有22歲,戰爭十分激烈,身邊的戰友紛紛犧牲。全連158人參戰,只有18人倖存,台兒莊街前鋪滿了戰友的遺體。「我不敢看,回到這裡太難過。」邵經斗留着淚說。

邵經斗在台兒莊遇到了抗戰時期戰地記者、《中國青年》編輯、《中央時報》、《益世報》記者、特約撰稿人蔣思豫。兩位老人在彈孔牆前鄭重地敬禮後,雙手緊緊握在一起。據蔣思豫回憶,「台兒莊打響一周後,我和《大公報》記者范長江、《新華日報》記者陸怡來到台兒莊採訪,我們在徐州見到了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和副總參謀長白崇禧。李宗仁說前線之戰異常激烈,建議你們到一線採訪。部署在台兒莊東北部山區的湯恩伯向我們介紹了戰況,送給范長江、陸怡兩匹馬前往台兒莊,卻把我留在了指揮部。後來聽說台兒莊戰場上是槍林彈雨、硝煙瀰漫,記者們跟着部隊衝鋒陷陣、武裝轉移、撤退、堅守陣地戰,好幾個記者都在戰場上傷亡了。」

在隨後的「台兒莊大戰英烈祭奠儀式」上,邵經斗、蔣思豫、抗戰將士後代張紀祖等,以及日本友好人士、僧侶、圓光寺主持大東仁,以及民革中央、黃埔軍校同學會、香港大中華會、香港黃埔軍校同學會、台灣黃埔軍校同學後代聯誼會、北京航空聯誼會、雲南二戰史學會的代表等分別敬獻花籃。

「戰後台城,殘垣斷壁。屍填街巷市野,血盈運河溝渠。千年古城,無牆不飲彈;魯南大地,無土不沃血......」台兒莊大戰參戰將士之後馬鳳威蒼涼悲壯的聲音久久迴盪在古運河畔。

相關新聞
中國批評美防長釣島言論 (圖)
美媒:美日「二人組」遏華政策十分危險 (圖)
普京:期待習近平出席二戰勝利70年慶典 (圖)
王毅:中俄要為世界和平作新努力
華商參與俄24億投資13項目
世行期攜手亞投行減貧 (圖)
日不排除入亞投行 出資或僅次中國
米蘭世界博覽會 潤養大地 澤給蒼生 (圖)
世博食風濃 米蘭中菜香 (圖)
四十件稀世珍藏 立體亮相博物館 (圖)
萬科館建「食堂」 聚焦市井生活 (圖)
中國國家館具體展項
便利簽證助購物 意攬百萬中國客
話你知:蛋筒冰淇淋茅台均結緣世博
專訪著名民族語言文化學者胡振華:「一帶一路」須夯實人文合作 (圖)
鄭和七下西洋 船員多數回族 (圖)
張騫是「絲綢之路」開闢者
特寫:桃李滿天下 情魂繫中亞 (圖)
胡振華簡介 (圖)
中共中央、國務院:探索建立欠薪保障制度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