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張炳良、沈祖堯昨日參觀氣候變化互動資訊及遊戲攤位。中大供圖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羅繼盛)氣候變化問題日益嚴峻,香港中文大學和賽馬會共同成立的「地球保源行動」,昨日起一連兩天在深水埗西九龍中心舉行「環保嘉年華暨賽馬會氣候變化博物館展覽2015」,加強公眾對本港環保項目的了解,並付諸行動,共同為環境出一分力。
中大賽馬會「地球保源行動」昨日起一連兩天,在深水埗西九龍中心舉辦「環保嘉年華暨賽馬會氣候變化博物館展覽2015」。今年嘉年華首次加入展覽元素,展出多項「賽馬會氣候變化博物館」展品,提升社區對氣候變化的關注,而市民亦可掃描展板上的二維碼參加問答遊戲贏取獎品。
張炳良:跨部門續合作制策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在開幕禮上表示,民間投入和政府政策同樣重要。環境局、發展局和運輸及房屋局會繼續緊密合作制定政策,限制私家車增長、鼓勵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和提高房屋綠化比率等,以減少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
沈祖堯:推環保靠各界參與
中大校長沈祖堯則指,氣候變化的挑戰日趨嚴峻,推動環保有賴社會不同界別,以至社區每一位成員的參與。他期望市民可透過嘉年華獲取環保資訊,加入「地球保源」行列。
「地球保源行動」是由馬會慈善信託基金向中大捐助7,000萬元,於2012年成立,透過舉辦公眾教育活動,及與學校和非政府機構結成「減碳伙伴」,促進社區環境保育及可持續發展工作,為期5年。
「地球保源行動」亦成立了「賽馬會氣候變化博物館」,展出香港著名探險家李樂詩博士多年來在「三極」(北極、南極、珠穆朗瑪峰)所搜集的珍貴資料和照片,以及中大在環境、能源和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多項創新研究,免費開放予公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