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潔華
人人都各有執迷,執迷的內容令人費解。
有人執迷綁西餅紙盒的彩帶,就偏偏是這一種彩帶,其他帶都不感興趣,這顯然跟功能沒有關係。有人執迷於自己身體的某些部分,整天看着或藏起來,又或不停擺弄,致令旁人不安。電視台有特技比賽,有本事者表演輕功;有一位少年站出來表演甩手指,霹啪作響,算一分鐘內最多可以甩幾多下。如此競賽,種類刁鑽,難分上下。
某官是孖指人,對着陌生人定會收起自己的那隻手掌,待他跟您熟稔了,有天便伸出手掌露出孖指,繼而嘆息,且感懷身世,怪自己母親怎麼偏偏生他有孖指。那隻額外在拇指旁邊長出來的小手指也好像垂頭喪氣,那情景煞是嚇人。
還是沉迷於物質者比較容易接受。素來怪怪的演員戴安·基頓說過最好把鞋子留下來,甚至全部保存,因為鞋子和音樂一樣,會令人憶起某些時刻、某幾張臉孔以及幾許回憶。把所有鞋子保存下來?但鞋子是最難保存的物件,它會開口咆哮,會發霉,會自動斷踭,會自我萎縮......是天下間最會鬧情緒的事物,但當然也最多動人的故事。
認識一個本地畫家,她懷孕的日子住在西營盤,每天都見樓下一位婆婆努力在收拾紙板,然後把大堆紙板用木車向上路推;車子在她後面不斷響按,她則頑固地按自己的步伐邁進。生活的磨煉和頑強的自力顯露在她那雙破爛的布鞋子裡,就差點沒有露出腳趾。那位大肚婆畫家每天都好奇地跟隨着,也同樣穿破了幾雙平底鞋,那是因為體重、好奇、心生同情......其後,藝術家把幾雙滿載回憶的破鞋子釘在一堆照片旁邊,造了一個混合媒體的裝置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