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10年期政府債券的收益率即將首次降為負值,令人再度對歐洲央行(ECB)里程碑式的債券購買計劃的破壞性副作用表示擔憂。較早前德國國債收益率降為僅0.16%,而在今年初為0.54%。
資金缺少去處投資者難出貨
瑞士作為一個規模小得多的非歐元區市場,剛剛成為史上第一個以負利率出售基準10年期政府債券的國家,引起人們對於國際金融市場扭曲的擔憂。德國國債收益率若變為負值,將對歐洲央行產生大得多的象徵意義。歐洲央行強調高質量歐洲政府債券不足的問題,而引起這一問題的部分原因在於歐洲央行自身的債券購買計劃,收益率變為負值,使得傳統的估值方法變得多餘,債券就像石油那樣沒有票息,只能押注於它們的未來價格。這不是債券市場應當起到的作用,而這一切都是不應出現的。
通過壓低利率並弱化歐元,歐洲央行希望歐洲大陸避開一場通縮性低迷,但收益率為負值意味着,投資者實際上要付費把錢借給政府,如果持有這些債券至到期的話,他們必定要遭受虧損,這相當於對養老基金徵稅,因為這些基金無法兌現應有的回報率。雖然如此,許多投資者現在仍不情願賣出手中的歐元區政府債券,因為他們的資金缺少其他合適的去處,因為自去年6月開始,歐洲央行已開始向把資金置於其存款機制的銀行收取費用。
數據顯示,在所有到期日在1年以上的未償還德國政府債券中,大約57%的收益率已經是負數,接近三分之一的收益率為-0.2%,歐洲央行也表示,如果低於該水平,將不會購買資產。德國政府債券的短缺最終可能迫使歐洲央行改變做法,將購買德國的開發銀行等機構發行的債券,另一個可能選擇是購買德國州政府所發行的債務,更甚者,可能會出現一個再激進一點的選擇,就是恢復對歐洲央行的隔夜存款機制支付利息,但那相當於提高官方利率,似乎大戶仍然不太相信現時美港中的市場。■美聯金融集團高級副總裁 陳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