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正剛
英國大選塵埃落定,保守黨意外奪得過半數議席,首相卡梅倫繼續連任,卻引起不滿保守黨勝選的民眾示威,最終釀成警民衝突。在香港反對派眼中,英國的選舉是毫無異議的真普選,符合「公開公平公正的國際標準」,但為何有英國國民不接受選舉結果,仍會觸發騷亂呢?反對派要照搬歐美的選舉制度到香港,不僅不能「包醫百病」,給香港帶來民主繁榮,相反很可能水土不服,添煩添亂,港人要吞下淮橘為枳的苦果。
卡梅倫還未來得及享受勝選的喜悅,反對的浪潮先聲而至,大批不滿選舉結果的示威者聚集在首相府外,高舉「趕走保守黨」、「保守黨渣滓」的標語,抗議政府實施緊縮政策,甚至在二戰女性紀念碑噴上侮辱保守黨的粗口。保守黨國會議員博頓利爵士批評:「我們每5年都會有1次大選,人民應該尊重結果,而非向戰爭紀念碑塗鴉。」示威者遭到警方制止並未罷休,反揚言會繼續發起規模更大的集會,宣揚反緊縮措施的信息。英國不是久經普選「洗禮」嗎,選民不是都是尊重法治、崇尚公平競爭的紳士淑女嗎,為什麼輸打贏要拒絕接受選舉結果呢?事實證明,英國作為全世界最老牌的奉行民主選舉國家,選舉也不可能解決所有矛盾,反而可能激化矛盾。卡梅倫推行緊縮措施按道理應不受歡迎,會被大多數選民離棄,實際上卻相反,更說明英國大多數國民明白,國家經濟危機深重,不緊縮只有死路一條,只會步希臘的後塵,執政者實事求是,制定符合國情的政策,一定會受到民眾的支持。
英國大選的結果對香港落實普選很有啟示意義。香港的反對派現在口口聲聲否決符合基本法和人大決定的政改方案,要爭取符合「國際標準」的真普選。英國的選舉制度應該屬於反對派心目中的「真普選」了吧,把英國那一套搬到香港,相信反對派會心滿意足。可是,英國大選尚且有選民不服選舉結果,在英國本土都成為製造衝突、撕裂社會的源頭,套用到香港,誰敢保證不出亂子,只怕亂局一發不可收拾。鄧小平多次提醒,香港的制度不能完全西化,不能照搬西方的一套。如果完全照搬,比如搞三權分立,搞英美的議會制度,並以此來判斷是否民主,恐怕不適宜。他特別強調:「如果硬要照搬,造成動亂,那是很不利的。這是個非常實際的嚴重問題。」
中聯辦主任張曉明近日發表的重要文章亦指出,歷史經驗和教訓告訴我們,實行普選是社會政治制度的重大變革,涉及重大社會關係和利益格局的調整變化,必須注重穩健,力避脫離自身實際、超越發展階段搞冒進,或搞一步登天式的極端民主。評判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普選制度,不能簡單地與外國類比,而一定要把它放到「一國兩制」和基本法所確立的大的制度框架內考量。按照基本法和人大決定、符合港情國情的普選制度,就是最切實可行的好制度,香港根本不必羡慕、模仿別人的「真普選」。
中國有一句成語:淮橘為枳,意思指淮南的橘樹,移植到淮河以北就變為枳樹。比喻環境變了,事物的性質也變了。埃及、伊拉克也引進了西方的普選制度,結果怎麼樣,大家有目共睹。橘越淮而為枳,一步到位的急進民主,只能適得其反,欲速不達。是否相信反對派的話,照搬西方的選舉制度,港人應該不難作出判斷。
|